百万职工代表大培训的“充电效应”
打造企业民主管理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包括企业民主管理在内的工会各项工作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大背景、大动力、大机遇。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见诸宪法及一系列法律法规,是保障职工民主权利、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经过多年发展,在各级工会不懈努力下,我省企业民主管理体系日趋完善、领域持续拓展、载体更加丰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得到了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工群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促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寻求社会利益“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汇聚发展正能量中彰显了工会作为。
从今天起,本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全景展现我省企业民主管理新成就,重点展示各级工会、各类企事业单位推进职代会建设、推行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的鲜活经验和工作创新,以期为更多企事业单位提供参考借鉴。我们深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虽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保持劳动关系稳定的任务更重,但各级工会将在全面总结、持续固化已有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在适应新形势、破解新课题、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中更好地打造企业民主管理新常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四个河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职工代表是职代会的主体,决定着职代会的运作质量。因此,开展经常性的职工代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来说至关重要。记者昨日从省总工会了解到,全省“百万职工代表大培训”活动开展近一年来,各级工会积极响应、层层落实,在各企事业单位认真组织开展职工代表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近万场,培训职工代表108万人,圆满完成了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全覆盖、非公有制企业80%以上的培训目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普遍增强,职代会运作质量明显提升,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呈现出动力十足的良好态势。
去年2月,省总工会启动“百万职工代表大培训”活动。抓住全总民主管理部送教上门的有利时机,在省总工会干校举办了职工代表培训师资班。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督促指导市、县两级工会迅速跟进。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近2000人的师资队伍,为在全省广泛开展职工代表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省总的组织动员下,各级工会丰富培训形式、创新培训方式,以办班培训为主,以会代训为辅,以网络课堂、自主学习为补充,以换届培训、届中职代会前培训为重点,对职工代表进行“充电”。并集中人力物力,以制度强化职工代表培训工作的管理。如三门峡市建立以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为团长的高规格讲师团,并将培训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先选优的刚性指标,对不达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新乡市总实施代表培训“双月报”制度,编制下发了《职工代表培训登记表》,对培训工作进行动态管理。
“百万职工代表大培训”活动为我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首先是使各级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增添了新动力。在切实担负起培训职工代表的主体责任,根据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职工群众的新期待,逐步完善和丰富培训的过程中,各级工会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职工代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工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将工会干部打造成职工代表培训师资的骨干力量,使得培训更加符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更加贴近职工代表有效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需要。
其次是将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质量提升到新水平。这一点,体现在职工代表提案质量的提高上,如鹤煤集团公司三矿提案由过去的偏重职工的自身利益问题,向关心自身权益与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技术装备革新动态并重的方向转变;表现在职工代表巡视水平的提升上,如河南沃德新世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专业培训的职工代表,在安全生产等专项巡视的过程中,从单纯依赖相关领域专家,到逐步运用自身掌握的相关知识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显现在职工代表述职评议的工作中,职工代表的述职质量提升,内容更加充实,表达更加规范,选区职工的评议过程也更加高效。
再次是为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新平台。职工代表培训课件教材的制作编写,促进了各级工会发掘整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的示范典型,推动了先进经验在全省职工代表中的普及推广。
下一步,省总工会还将继续推动“百万职工代表大培训”活动深入开展,为我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深化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记者胡艺通讯员 白 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