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信ULED电视背后的战略阳谋
是什么力量让OLED电视在进入中国市场推广三年多时间一直“不温不火”,全国零售量甚至未能突破万台?又为什么说ULED电视撑起了中国在全球显示技术创新上的一席之地?
作为中国彩电行业史上首家也是唯一智能电视用户突破1000万大关的领军企业,在最近十年以来的中国彩电产业发展历程上,一直扮演着产业开拓者和市场领航者角色的海信,最近两年来在彩电业智能化转型和变革的时代大潮中,再度凭借一款自主创新的显示技术新产品ULED电视,不仅成功实现对洋品牌OLED电视的终端市场推广拦截,同时还为中国企业在全球显示技术上争取了一席之地。
来自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整个彩电市场所有品牌的OLED电视零售量也不足五千台,在整个市场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已经上市推广三年多的OLED电视迟迟不能引爆和普及,上市不过短短一年多时间的ULED电视却取得了良好市场业绩。来自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海信ULED电视销量为OLED电视的十几倍,成为当前市场和消费者公认的高画质代表性产品。
梳理ULED电视与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冰火两重天”局面。除了因为OLED电视自问世以来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迟迟不得到质的提升之外,其高昂的市场售价与匮乏的产品型号,以及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痛点的把握能力。最终让OLED电视在与ULED电视显示的饱满度、清晰度及亮度等关键性指标上败下阵来。
这意味着在关于中国彩电市场下一个风口型产品的争夺中,由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ULED电视不仅取代外资洋品牌力推的OLED电视,成为市场和消费者口中的下一代市场主导新品。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中国彩电企业首次在显示技术上与外资巨头展开“硬碰硬”的正面较量。成功彰显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彩电巨头们,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后已经具备与外资洋品牌在显示技术上正面较量的实力和底气。
实际上追溯海信在中国彩电产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在ULED电视上的自主创新能力释放并非偶然。而是属于“厚积薄发”和“水到渠成”的引爆。当年海信正在通过液晶面板模组工厂的建设,挽救了整个中国LCD产业。如今,除了通过自主创新的ULED技术阻击和推迟OLED的市场成熟时间,给中国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创新空间同时,还通过抢战无屏的激光影院技术,成功绕过上游的外资显示面板工厂不断将中国企业沦为“搬运工”的图谋,从而在全球彩电市场上打响了一轮属于海信的ULED战略阳谋。
可以预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下,在“互联网+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力量作用下,以彩电为代表的实体产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而专注彩电产业40年的海信,以ULED显示技术的自主创新为平台也释放出新的活力和激情,不仅将快速撬动中国彩电产业整体自主创新步伐,还将推动和引爆整个中国家电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变革。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