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款“耍派头”实则权利“耍威风”
四川省成都市纪委廉洁成都网日前发布消息,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党组书记、主任胡旭光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1月7日澎湃新闻网)
胡旭光巧立名目,违规用公款报销打高尔夫球、出入高档会所和个人开房费用;无视党纪,认为只要不把钱往自己腰包里装,吃点、玩点、用点不算啥,打高尔夫球、出入高档会所等,是领导干部该有的派头、应有的待遇。巡视组在查阅公积金中心的机关账目时,每次报销的数额均在3万元以上,名目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招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等。这些就是胡旭光所谓的领导干部该有的“派头”,用公款为自己充“派头”实则是权利“耍威风”。
官员官升高位之后,接触的人和事自然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接触一些老板之类的人物,老板有钱自然琢磨着如何“以钱换权”,便会用“糖衣炮弹”连番攻势,再加上不断地迎风拍马,部分定力不足的官员自然会飘飘然,如果再接受了老板的盛情邀请,享受了“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而无法自拔,极易滋生腐败。迷恋“派头”怎么办,区区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如何买单?那就只能动用手中的权利了。
用公款“耍派头”实则权力“耍威风”。—调查显示,这三项是网友认为官员“派头”表现的前三位。此外还有“出入高级酒店”、“婚丧宴请讲排场”、“超标配置秘书”、“飞机必坐头等舱或商务舱”等。在这些受访者中,超九成人直言对追求“派头”的官员感到反感。官员本该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谋福祉,但是却滥用手中的“公权力”为自己“牟私利”,这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如何抑制这样的歪风邪气?那就必须从制度和监督入手。通过制度设计,让官员想追求“派头”都追求不起来。划出权力边界,规范官员的行为,把官员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运行有界,就难以逾矩。
再者就是充分发挥监督的力量,胡旭光“报烂账”相信在单位定是“公开的秘密”,但是这秘密为啥还隐藏这么深?就是监督出了问题,很多的同事知其事却敢怒不敢言,只能任其“为所欲为”。那么如何让同事“开口”即是监督最应该突破的关键,值得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制度与监督双管齐下,是遏制官员耍派头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