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会议上围绕“双一流”建设发言

09.03.2017  10:09
        3月6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召开会议,审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我校郑永扣教授和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副校长张倩红教授在会上围绕“双一流”建设分别发言,在代表中产生良好反响。
        郑永扣代表和张倩红代表在发言中,就“双一流”建设提出如下建议和思考。
        第一,“双一流”建设必须体现中国特色。关于“双一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也就是说必须着眼世界格局,面向中国问题,通过解决中国的问题,形成中国的认知,进而形成中国的学术体系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中国的一流人才。       
        第二,“双一流”建设必须考虑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目前我国高水平大学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而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和文化大省,长期以来,却没有一所中央财政直接支持的部属大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双一流”建设是面向未来提出的建设任务,一定要考虑更符合现实需求、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布局,科学调整一流大学布局,使部分高校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强化建设,弯道超车,逐步改变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第三,“双一流”建设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流动保障机制。目前以高薪为指挥棒、以头衔论英雄的状况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打破人才评价的固化模式,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而不是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要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人才竞争要有国际眼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第四,“双一流”建设必须鼓励地方大学入局。在我国2800余所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5%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双一流”建设,就是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假如地方院校缺席,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仍然只是梦想。根据“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选拔机制有利于地方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布局。需要说明的是,鼓励“地方队”入围“双一流”,并不是要降低遴选标准,而是要鼓励其差异化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双一流”建设必须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充裕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吸引社会捐赠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在捐赠机制、监督机制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亟待建立社会捐赠、校友捐赠的长效机制。对此,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进一步理顺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捐赠资金使用管理;同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特有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激发校友对母校的热爱及对教育的热情,提升捐赠的积极性。
        第六,“双一流”建设必须教学科研并重、学科协调发展。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始终是共生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这是所有一流大学的管理者和师生所具备的明确共识。在大学办学水平的提升过程中,教学和科研一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双一流”建设必须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双一流”建设还要注意学科的均衡发展,不能忽视人文学科的作用。
        第七,“双一流”建设对河南高等教育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数次国家布局。郑州大学正是搭上了“211工程”、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的班车,得到了国家和河南省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在各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公认的学术评价体系——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中,由2012年的1497位升至2016年的983位,居全国45位,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学与毒理学目前进入前1%的达成度超过80%。郑州大学不仅具备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条件,也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前,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能够全力支持郑州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河南省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型发展。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7-03-09 1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