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上市公司掀股票回购潮
股价大跌,河南鸽瑞重启股份回购
5月29日,在美上市的河南鸽瑞(CHOP-US)宣布公司重启股份回购计划,2014年5月27日生效。
这一总金额高达1000万美元的回购计划,此前已实施过半。三年前的2011年4月,河南鸽瑞宣布董事会批准一项为期6个月的股份回购计划,以回购金额高达1000万美元的普通股股份。公司董事会随后又将6个月的期限延长至无限期或直至回购计划完成,称回购的数额及时间均取决于市场条件、股票价格及其他因素。
6月2日,本报记者联系河南鸽瑞,对于重启股份回购行为,对方未予置评。
记者发现,三年来,该公司回购计划实施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股价逐步走低。截至2012年6月15日,河南鸽瑞以每股3.58美元的均价,回购总计1423101份普通股,回购金额达到509万美元。截至2014年5月22日美股盘后,该公司总计回购2010918股普通股股份,均价为每股普通股3.06美元,总回购代价约610万美元。
而到6月2日,河南鸽瑞股价已经跌到0.82美元,市值仅0.49亿美元。
很多人对于这家位于郑州市新郑双湖经济开发区的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并不熟悉。河南鸽瑞主营各种精密冷轧带钢(包括镀锡、镀铬板),2009年3月17日在美国场外电子柜台交易市场(OTCBB)挂牌上市,同年11月10日,该公司转板到纳斯达克全球市场。2012年1月3日,河南鸽瑞宣布升板至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交易。
彼时,业内对其评价颇高。“能在中概股风雨飘摇之际3年之内接连转板、升板,本身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从这个方面讲,河南鸽瑞还是被美国资本市场认可的。”鼎新创投合伙人李智健说。
但相比刚上市的丰厚盈利,如今河南鸽瑞已经节节走低至亏损。即使在三年前宣布回购计划时,尽管当时中国经济放缓导致了国内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下降,进而影响该公司产品及服务的应用,2011年该公司还实现了营收同比增34.6%至3.41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22.4%至5760万美元,每股收益1.02美元的成绩。
但今年5月21日,河南鸽瑞发布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收2640万美元,同比下降42.0%;净亏损42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0万美元。
回购的下一步是什么?业内分析,参考同在纳斯达克的河南企业众品食业的做法,下一步,“海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集中增持,上市公司频现股份回购
海外上市公司上演“归来”,国内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潮,近期同样集中上演。
2014年5月初,雏鹰农牧传出消息,该公司高管又一次从二级市场上购买了公司股票,至此,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通过二级市场两次购买公司股票,累计超过60万股,将近600万元。
早在今年年初,雏鹰农牧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侯建芳采用现金方式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全部股份8465.6万股,募集资金总额8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
同月,位于焦作的佰利联也实施了股份回购行为。5月20日该公司披露称,公司回购注销111.26万股。本次回购注销股份占总股本的0.58%,相关事宜已于2014年5月20日办理完成,公司股本总额由1.92亿股变更为1.9亿股。
在今年3月19日,新大新材公告称,3月17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买入公司股票501.6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平均买入价格9.238元/股。3月18日,神马集团再次买入598.39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19%,平均买入价格9.461元/股。合计增持股份数占目前总股本的2.19%。
发生在今年的河南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还有大有能源。1月3日,大有能源的一笔2.20亿元的大宗交易值得关注,成交量达到了2879.08万股。根据当日大有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义煤集团全资子公司义煤集团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2879.0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1.20%。增持完成后,义海能源持有公司股份5.6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49%。
不仅河南,纵观近期国内A股,上市公司回购现象频频出现,相比去年明显增多。
权宜之计VS无奈之举多数意在增强市场信心
去年4月,上交所曾经发布《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业务指引(2013年修订)》,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特别是股价持续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公司实施回购。
纵观增持股票的上市公司或高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股价低估,意在重振市场信心。也有因股价不达标,上市公司为兑现承诺而为等原因。
本报记者注意到,雏鹰农牧高管增持股票的一个大背景,在于业绩不佳。该公司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23.28%;净利润亏损8328.38万元,同比下降253.10%。
面对业绩下滑,雏鹰农牧控股股东、高级管理人员集中认购公司股票,以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除了表示对公司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安全产品优势表示乐观外,认为在猪价再创新低后,下半年有望进入新的价格周期。雏鹰农牧高管集中认购公司股票,相当于控股股东、高管为公司共同投保,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投资者信心。同时,对提振二级市场信心,向市场指明其股价在合理范围之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新大新材增持,则为兑现重组承诺。去年5月神马集团曾在重组时做出承诺,自重组事项完成之日起10个月内,若新大新材未连续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达到或超过10元,其当自第十个月届满之日起1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新大新材股份不低于重组事项完成前总股本的3%;若15个月内新大新材股价未连续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达到或超过10元,则需在届满之日起1个月内增持不低于重组事项完成前总股本的5%。
时至今日,自公司承诺日算起,时间跨度已有10个月,而新大新材的收盘价始终没有突破10元大关,由此,神马集团增持了约1100万股股份,占重组前公司总股本的3.02%,以兑现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7日大股东增持的同时,公司董事姜维海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600万股,套现近5000万元。
佰利联给出的回购原因是,因2013年度经营业绩未达到解锁条件及部分原激励对象已不符合激励条件。
对于增持,义煤集团给出的原因是对大有能源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不过有投行人士分析认为,义煤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增持大有能源股份达到85.32%,实际上是为今后的资产注入打下伏笔。若通过公开或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必然会稀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不希望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义煤集团增持后的持股比例,将可以化解这一问题。
稳定股价,并非“一购就灵”
九鼎德盛董事长张保盈告诉记者,大股东或上市股份回购作为一种法定行为,更多在于解决公众或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心问题。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回购其股份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稳定公司股价,维护公司形象。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是由于公司管理层认为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希望通过股份回购将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一信息传递给市场,从而稳定股票价格,增强投资者信心。二是上市公司进行反收购的有效工具。股份回购将导致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减少,潜在的敌意收购人可从市场上购买的股份相应减少,没有足够多的股票对抗原来的大股东,从而大大减小了公司被敌意收购的风险。三是上市公司运行过程中,涉及资产或债务调整所需。
上海证券投资顾问黄昌全则表示,回购和增持的主导者均为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或高管,他们也恰好是对上市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最为了解的群体,他们积极回购和增持估值偏低、股价疲软的公司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场传递了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有利于活跃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有助于凸显相关股票的安全边际。特别是如果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依法予以注销,在公司经营状况不变的前提下,还会提升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不过,在张保盈看来,如果单纯通过回购解决股价问题,并非一购就灵。解决好生产经营,改变股价预期是根本问题。回购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回购后公司现金流减少,不利于调整生产,可能反而陷入恶性循环。
“就目前来看,回购行为集中呈现,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前经济整体下行下,企业出现了严重分化。更应该引发我们关注的是,回购行为背后企业大的经营环境变化。”张保盈说。 记者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