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布 收入失联等词

29.08.2014  12:06

在如今这个被互联网包裹的年代,一些由网络产生的新词逐渐被大众接受。新学期伊始,由外研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日前正式发布,“土豪”“失联”“吐槽”“正能量”等上百条高频词全部收录其中,这也是国内首部全面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中型语文词典。

□增补新词

收录“吐槽”“网购”时代新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修订历时三年。此次,新版词典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诸如“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接地气”“细颗粒物”等媒体上高频热词都被收入其中。不过,像“高富帅”“喜大普奔”等词被拒之门外。

如“网购”等词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的新词语。此次,新版词典从实际的用法出发,对热点新词进行了准确、实用的解读。对于“网购”,新版词典的释义为“网上购物。即购物者通过互联网查看商品信息、提交订单,商家以邮寄、快递等方式送货上门,或由网购者到指定地点自行提货。有款到发货、货到付款等交易方式”。这条释义不但向读者解释了“网购”的含义,还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如何在互联网购物的必要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旧词新义

土豪”新指有钱没文化的人

此外,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词典中来。例如,“土豪”原本是指“旧时地方上的豪强,即农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地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此前仅收录了这个义项。然而,随着“土豪”这个词语网络新义的流行,第3版在修订的过程中也补充了新的义项,即“今也指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再如,人们以前使用“理财”这个词,一般就是笼统地指称“管理财务;负责财务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人们也更倾向于使用这个词来“特指为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对财产进行经营”。因此,新版词典紧随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用语的新情况进行了修订。

□对话

“全民用语+有品位”为新词语收录标准

对话人: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主编教育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

1.为啥“屌丝”没被收录?

格调不高的词会拒之门外

京华时报: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比如“吐槽”、“土豪”等,但是像“高富帅”、“呆萌”、“不明觉厉”等热词并未被收录。请解读一下词语的收录标准是什么?

李行健:收录词语的标准有两个。首先,收录的词语要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并且要长时间存在下去,不会在短时间内就消亡。其次,收录的词语要有一定的品位,一些比较低俗的词语,比如“屌丝”、“腐女”等这些格调不高的词,且没有在全民的语言生活中广泛使用,都会被拒之门外。

另外,像“高富帅”、“不明觉厉”等网络词汇,虽然不属于低俗的词语,但没有固定成一个凝固的词,而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简称”。预计这些词的使用“寿命”不会很长,且不属于全民范围中使用,只是网民使用频率较高,所以也没有录入新版《词典》中。新版收录了“失联”这个词是个例,今年马航失联,大众都很关注,所以这个词我们就简单解释了一下:“失去联络”。

2.方言和地方词收录吗?

进入全民语言才会被收录

京华时报:新版词典中是否增加了一些对普通话的影响较大的方言词或地区词?

李行健:一些港台地区的时髦词,比如“八卦”、“劈腿”(词典有收录原义,但没有现在流行的新义)、“呛声”等,我们都没有录入,因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首先强调的是规范,如果一些地方方言已被全民吸收到普通话的运用中,我们会把他们收录进来。比如,东北方言中的“忽悠”一词在第2版词典中已被收录,新版修改了释义和例句。而“埋单”、“炒鱿鱼”等港台地区的方言词已被广泛使用,之前已被收录。但是如果还没有进入全民语言,或是带有严重的方言色彩的词语,一般是不会被收录的。

京华时报:如何界定这个词是全民用词?

李行健:首先在平时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新词,我们会考虑录入。另外,还会通过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官方网站来调查使用频率和普遍性,再将这些新词的使用频率进行比较,选出相对而言使用率高的词,来界定该词是否已广泛进入全民生活。

3.外语热词能入词典吗?

需翻译或音译成汉语才行

京华时报:一些国外的词典会录入部分中文词汇,据说“大妈”“土豪”等词有望收入牛津英语词典。新版汉语规范词典是否也会录入一些外语热词?

李行健:外语词我们在录入上会比较严格,除非进入到全民语言才会考虑,而且要翻译成汉语才能录入,如果无法翻译其意思,最好也要音译过来。一些外文原版常用词,比如“NBA”等会收录在词典后面的附录中,供读者参考使用。

国外的辞典在收录外来词时,标准也参差不齐。比如,法文词典是不收录外来语的,英语词典则相对“包容”一些,像“土豪”这样的词就被收录了。

>>背景

汉语正值第三次“新词井喷”期

语言学家指出,汉语言当下正值第三次“新词井喷”期:第一次在隋唐五代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以及唐代与邻国交往的密切,“葡萄”“琵琶”等词语进入汉语词汇;第二次在“五四”运动前后,清政府被推翻,西学东渐、工业萌芽等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潮激发更多新词产生;第三次即是改革开放至今。

日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在125万个文本、12亿字次语料的基础上,经过层层筛选,提取出新词语364条,“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H7N9禽流感”“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十大新词语反映了去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百姓关注的焦点。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新语词是舆论存在的正常状态,现阶段新语词出现的频率正在加速,数量正在增大,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像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普通人将自创语言进行公众表达的可能,许多新词语或消失或留存,共同凝结为一部另类历史,讲述社会变迁;与此同时,筛选新语词的工作,需要经常地进行搜集、议论、筛选,然后用权威的字典辞典将其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