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喝含氟超标水致牙齿黑黄 被称"黄板牙村"【图】
胡家营村村民已经十年不再喝含氟水
2004年“爱心井”打通,胡家营村村民从此告别“黄板牙”
胡家营村,一个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的偏远村庄,过去由于水质含氟超标,全村300多户村民长着一口黑黄松动的牙齿,因为骨质疏松村民经常骨折,胡家营村又被叫做“黄板牙村”。2003年11月,因为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改变了胡家营村的命运。在团市委和青基会的倡议下,社会踊跃为胡家营村捐款,慈善家李春平更是捐出35万元,为胡家营村打出一口达标的“甜水井”。
11年过去了,“黄板牙村”的称呼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胡家营的孩子们不再饱受牙病和骨折的困扰,喝上甜水的村民更是没有忘记他们的恩人。
村民不再喝含氟水
62岁的胡世琴住在村南,门前的地里,一人多高的玉米秆上挂着快要成熟的果实,预示着一个丰年即将来临。
中午,胡世琴准备做饭。她习惯性地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井水,这个文化不高的村妇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这样的感觉,一直陪伴了她11年。
时光回到2003年,对于胡世琴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年,她家宽敞的院子里盖起了新瓦房。“日子是比以前好了,但我还有一件事不开心。”胡世琴说。
不开心的事情竟然是水。在水资源丰富的张山营地区,这是一个听上去不可思议的答案,却是埋藏在胡家营村民心中最大的痛。因为地下是一条温泉带,村里的井水便有一股令人作呕的硫磺味。村民世世代代饮用含氟超标的井水,直接的后果就是牙齿变得黑黄,“看上去跟‘老烟鬼’似的。” 胡世琴说,她每天刷两次牙,但牙齿就是不白。
更可怕的是,掉牙和骨折成了村民成年的“标志”,30岁以上的村民几乎没有一口完整的牙齿。“岁数越大,牙齿越少。”说着,58岁的胡春玲张大了嘴,并不忌讳让北青报记者看她残缺不全的黄牙。比起她,牙齿仅剩下5颗的老伴似乎更惨,每日只能吃用水泡烂的馒头。
2003年底,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在社会的捐助下,来自城里的勘探队要为村民打一口新水井,胡家营村要喝上甜水了。当第一股冰凉的井水在2004年春节前从水管中流出来,胡世琴迫不及待地接了一杯,大口喝下。从这一刻起,胡世琴才真正感受到,今后的日子就像这水一样甜了。
水井像孩子一样被爱护
带给胡家营村命运改变的水井位于村西两公里外一片茂密挺拔的杨树林里。当年,经过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的反复确认,水井的位置选在这里。
“大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水井。” 胡家营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占林说,为了保护水井,村民砌上围墙,装上铁门,白天大门紧锁,晚上有专人值守。
说到孩子,村民言语中带有自责般的歉意。“我和老伴这样也就算了,最对不起的就是我闺女,从小喝含氟的水,她从33岁就开始掉牙了,最严重的时候,用牙撕胶条,牙就粘在胶条上了。”
胡春玲的心情开始低落。她知道女儿不愿意回家是这个心结一直解不开,“她很少和人讲话,更不爱笑,出门一定戴上口罩。”胡春玲说,为了补牙,女儿已经花掉了好几万元。
这些陈年往事如同伤疤,上了年纪的胡家营村民不愿提及。而对于2003年前后出生的新一代胡家营人来说,因水产生的危害早已远离他们。
胡世琴的外孙女胡可欣开学上初二,是个高挑文静的女孩儿。当年打井的时候,她还是个两岁的婴儿。“姥姥,怪不得我的牙齿比您和我妈的都白呢,是因为我喝的水没问题。”听完久远的故事,胡可欣忍不住笑出声来,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看着懂事的外孙女,胡世琴也欣慰地笑了,“可不是,你一生下来,我最担心的就是你的牙齿,这么白净的小姑娘,今后长一口黑黄牙可怎么办啊?”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 原标题:喝上达标自来水 孩子的牙不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