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种出两棚菜亩效益提高70%
杨清华的银恒种植专业合作社,除了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外,还拥有蔬菜大棚130个。黄瓜、辣椒、番茄等蔬菜年前上市,将会获得不错的收益。发展设施蔬菜,本就意味着高投入、高收益。而杨清华通过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大棚收益。
11月29日,记者走进银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除了设施齐全、长势良好的番茄外,并无特别之处,当工作人员轻轻扒开底部的土壤之后,一幕奇观呈现——地下部分,竟是大大小小的土豆,与枝头的番茄是同一植株上长出的。
番茄与土豆嫁接,根下结土豆,枝上长番茄,一棵植株结两种果,一个大棚种出两棚菜。技术来自省农科院园艺所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吃螃蟹”的杨清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省农科院园艺所设施蔬菜研究室主任王晋华研究员介绍说,土豆和番茄同属茄科植物,能够实现嫁接,而之所以未能推广,主要是由于嫁接成活率低,难以走出实验室,导致该技术产业化、规模化难以实现。经过专家团队的努力,该技术嫁接成活率从16.7%提高到86%,才能在合作社的大棚内出现。
农业新技术,给杨清华的蔬菜大棚带来了巨大的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100%,亩产值提升70%,仅此一项,收益就大大增加。
尝到甜头,杨清华在专家的指导下,还引入另一项技术,黄瓜与生菜立体种植高效模式。利用黄瓜与生菜高矮生长习性,改变传统的黄瓜单一种植方式,行间套种生菜,土地利用率提高25%,产量效益提升30%以上。
杨清华介绍说,他的蔬菜大棚里,农业科学、农业技术随处可见,结合土壤处理剂、全营养专用肥等新产品的应用与集成,制定了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精准化技术规程,让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应用土壤处理剂对土壤和大棚进行全面消毒,为蔬菜生长提供一个健康无菌的环境,解决重茬与连作障碍,土传病虫害减少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