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河南—上海药物化学学术交流会”
5月11日至13日,由河南省化学会和上海市药学会主办、我校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河南—上海药物化学学术交流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上海市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美国H.Lee.Moffitt Cancer Center & Research Institte学者组成的专家队伍,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学者和校内师生10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科研处和设备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超杰教授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河南大学的支持,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河南大学自2001年重建药学学科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次双边学术交流会召开必将对河南大学乃至河南省的药物化学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与会专家利用这次难得的对话平台,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畅所欲言,通过彼此之间真诚而务实的零距离接触和多视角畅谈,进行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常俊标教授、分别以“他汀类降血脂原料药工业不对称合成—从化学动力学拆分到手性催化技术的演化”、“核苷类创新药物的研发策略”为主题,展示了从高水平基础研究到药物制备新工艺以及创新药物设计的全过程。另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柳红研究员和胡有洪研究员、美国H.Lee.Moffitt Cancer Center & Research Institte的季海涛教授、青年长江学者盛春泉教授、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刘宏民教授,以及河南大学王超杰教授也分别做了有关报告。
本次交流会的召开,有力促进了国内外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广大参会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药物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现状,为河南省以及河南大学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