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十二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我省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始终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加快推进信息化为指引,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产业增量的战略举措,把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和信息化改造作为提升产业存量的根本途径,把推进智能制造和发展新业态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策略,把深化企业服务、开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活动作为稳定全省工业运行保态势的核心抓手,有效推动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呈现出了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变化,实现了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工业发展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是2010年的1.4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万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实现利润4840.6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省份第1位。 二、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突破。2015年,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6.3%,较2010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全省装备、食品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56.1亿元,是2010年的12.6倍;我省智能手机生产实现从无到有,2015年生产和维修突破2亿部;全省汽车整车产量达到53万辆、是2010年的2.26倍,其中新能源客车产量达到2.1万辆、居全国第一位;全省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其中铝材产量达到983.4万吨、是2010年的2.54倍;5年来全省共淘汰炼钢产能492万吨、焦炭540万吨、电解铝55万吨、水泥1276万吨、平板玻璃1095万重量箱。 三、产业组织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4%、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3家、比2010年增加13家,全省中小企业单位数达到43.73万家、增加8.57万家,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5%,较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四、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2015年,全省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750亿元、是2010年的4.3倍,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达到281亿元、是2010年的2.8倍;我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点;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河南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共完成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