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新常态下的财政收支之变

10.02.2015  12:14
       

各省份GDP“报告”近日陆续出炉,除上海未设定具体增长目标、西藏基本持平外,大多数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增速目标。

往昔“短跑冲刺”般的GDP竞赛,如今演变成了对财税改革、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的深入探索、对经济运行的“长跑”式维护。

专家认为,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财政收入呈现中低速增长,有的地方甚至可能出现增长停滞,而财政支出则继续刚性增长。对此,财政部门应该克服一些思维惯性和习惯做法,予以科学应对。

实事求是看待收入增速变化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变化,科学测算财政收入,防止过高地确定财政收入预算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收入是参考指标,也是基本指标,更重要的不是看收入完成多少,而是要评价征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促进了哪些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杨志勇看来,不管有没有收入指标,从管理上看,收入预测数总是要有的。各级政府只有了解了预测数,才能判断自己的可支配财力。做好财政收入预测不仅对年度预算安排至关重要,更关系到中期财政规划能否顺利编制。人大预算审查重点的变化,旨在更好地落实预算支出的政策效果。支出不只是在花钱,而是要促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收入不作为审查的重点,是因为收入的依据是法律法规,依法治国要求该收多少就收多少。

另外,预测数能否实现,受到诸多外部条件的影响,往往并非收入征管部门所能把握。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收入预测数可以作为参考指标,来衡量收入部门的绩效。当然,只要能够说明原因,收入预测数未完成也不会影响收入征管部门的绩效评价。这是与过去的收入任务的最大不同。

新常态下,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仍需进一步规范。市场、社会能做的,可以比政府做得更好的,都应该让市场、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杨志勇说,“尽管高增长时代正在过去,但只要释放活力,保障财政收入不是问题。

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白彦锋看来,步入新常态是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面临的难得机遇,同时也是严峻挑战。现代财政制度的诞生注定是一次规范各方利益关系的“痛苦”过程。

为此,白彦锋表示,在这一过程中,税收政策要积极调整。一是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坚决贯彻依法治税和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不能根据惯性思维征税,一厢情愿地继续追求税收收入的高增长,甚至征收“过头税”。二是税收政策更要有所作为,通过稳步推进结构性减税和“六税一清”的税制改革,为经济增长的提质增效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三是要在抓住新时期“税收奶牛”的基础上,稳定税收收入增长,发挥好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筹集主渠道的作用。同时,要推进税收政策的区域协同、关税与资源税的境内外协同,降低税收政策内耗,提高和改善税收政策效果,着力推进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

白彦锋认为,适应新常态,要求我国在财政收入筹集过程中防止跑冒滴漏、维护横向公平。他举例说,近年来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数量迅猛增长,截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这为停车费等非税收入的增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目前近半停车费未入国库。

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并未完全消耗殆尽。如果相关的财政收入未呈现出应有的增速,其中的‘跑冒滴漏’是可想而知的。”白彦锋说。

积极应对支出刚性增长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的同时,应对人口老龄化、织密织牢民生安全网、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原有基础设施的更新维护等都需要增加投入,财政支出继续刚性增长。

杨志勇表示,财政支出任务非常艰巨,已承诺的民生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等都意味着大量刚性支出需求。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可作适当调整,但上述刚性支出需求太大,恐不足以补齐缺口。

要量力而行,对一些项目的财政投入节奏可以做适当调整。一些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财力支撑的政策,可探索暂缓或采取其他应对之策。”杨志勇说。

他同时建议,要采取加大国库现金管理力度、改变长期沉淀资金用途等措施,千方百计盘活财政资金存量。

此外,杨志勇表示,稳增长仍是主旋律。只有稳增长,财政的中低速增长才能保证。然而要实现中低速增长也并非易事,2015年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比如欧版QE推出、各国经济分化、人民币汇率波动等,这些更加凸显稳增长的重要性。

白彦锋认为,我国在财政支出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民生财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城镇地区公共服务要理性定价,以切实减轻财政负担,要利用好财税杠杆,利用阶梯定价等多种手段促进公共服务成本在政府和个人、高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之间公平分配,从体制机制上治理和防范“城市病”;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并根据实际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财政支出方式,真正发挥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正如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应对支出刚性增长压力,我们要从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寻找对策。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要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动花钱买机制,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政策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