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分层呼之欲出 企业挂牌热情高昂
近日,全国股转公司高层时隔数月后再度频繁发声,董事长杨晓嘉也向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市场人士预计新三板分层制度即将出台。
虽然新三板市场的成交量尚没有明显起色,但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却热情不减,中介机构招兵买马加班加点投入挂牌业务。这反映了市场对短期市场机会不看好的同时,仍然对未来制度创新保持着长期乐观的态度。
分层落地可预期
据《证券时报》报道,上周二,股转公司总经理谢庚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场论坛上发言称,新三板正在研究市场分层的方案,待方案推出后,一方面可以对风险进行分层管理和差异化监管,同时也可以为投资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上周五,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则公开表示,新三板市场化的规则和海量挂牌企业等特性为社会资本提供了丰富的标地池,“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开发的金矿。”
截至周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819家,市场预计年底有望冲击5000家大关,超过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两倍,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正金字塔结构。在众多挂牌公司中,有1600家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过50%,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达500家。不过,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够进入最高层。
分层管理制度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基础制度之一,根据股本、股权分散程度、交易活跃度等多重指标可以将挂牌公司分为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监管等级和交易方式。层级较高的公司有更高信息披露要求,可以引入风险偏好略低的投资者,改变目前二级市场冷清的局面。
民生证券新三板研究员伍艳艳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实现分层后,会缓解市场的流动性恐慌,同时由于减少了投资人三审的成本,对吸引投资人进来,改善流动性有所帮助。”她认为,分层制度落地的时机应该在A股市场企稳、IPO时间窗口较明确之后,这样分层推出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今年8月,曾有传闻称新三板挂牌公司将分为三层,顶层企业需要在净利润、营收增长率或市值三项中至少有一项领先。最高层将实行竞价交易。也有人认为,市场分为两层更加合适。目前,新三板已经呈现出自然分层的态势,在过去三个月里有200家公司成交金额累计超过1000万元,与此同时,有多达三分之二的企业从未有交易。
尽管市场对竞价交易呼声很高,但根据股转高层在近期演讲中的表述,竞价交易推出时机尚不成熟。谢庚认为,竞价交易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较高的股权分散度、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较成熟的投资研究水平。
然而,目前新三板上股东数超过200的公司只有166家,四成公司股东人数只有个位数。此外,新三板上95%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尤其家族性企业在信息披露规范性上仍需要培育。
银河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实现市场分层是新三板良好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制度具体何时落地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企业是否做好了迎接分层制度到来的准备。”
企业挂牌热情高
在分层来临的预期下,新三板市场成交依然低迷,上周整个市场近4000家公司做市、协议转让两项合计成交仅28亿元,虽较前一周略有增长,但和今年4月平均十几亿元的交易额相比也有差距。
二级市场的低迷似乎正在向定增市场传导,今年9月,挂牌企业股票发行次数和募集金额均连续第二个月下滑,拟发行募集金额和发行均价也处于过去4个月的最低点。而7月以来,已有122家企业发布公告称定增延期认购或股票终止发行。
不过,想登陆新三板的企业仍然蜂拥而至,目前,已与券商签约、正在改制、完成股改、通过券商内核的拟挂牌企业超过了6000家,在审企业数则多达1300多家。企业不断涌入让股转公司不得不连续发声,优化挂牌流程,告诉市场审核标准不会因为挂牌公司多而收紧。
中介机构也在加快步伐,向新三板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一位负责挂牌业务的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券商投行、场外市场部都在做新三板。对券商来说,仅仅挂牌可能并不赚钱,但大家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
他认为,在IPO关闸的背景下,新三板成为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唯一通道。另外,今年3、4月的火热行情也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前来投奔,这部分挂牌项目也需要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消化。
市场预计,到明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有望突破1万家。尽管挂牌中介费用在剧烈攀升,企业完成改制也将面临税费大幅提高,但是企业挂牌的热情不曾消退,多家企业主对记者表示,企业更关注的是品牌和融资,这是抢滩新三板的主要原因。
到今年11月,新三板将完成优先股转让业务技术准备工作,届时新三板将具有股票发行、股权抵押贷款、优先股等多种融资工具,供挂牌中小企业挑选。此外,新三板正在成为最大的并购市场,为挂牌企业提供广阔的资本运作平台,并购重组正成为新三板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