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未来,郑州剧场何去何从?
一些剧场“日子艰难”
建于1949年的东方红影剧院白天演电影,晚上演戏剧。风行几十年的剧场生活,成了当时郑州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郑州剧场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兴建了不少剧场。剧场的发展和电影业夹杂在一起,很多剧场在兴建之初就涵盖了放映电影的功能。
“一马路的群众剧场、钱塘路的二七纪念堂等,在以前都是非常有名的剧场。”《老郑州》一书的作者、作家赵福海回忆说,当然,最专业、最有名的剧场,当数二七路上的河南人民剧院。
一些大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剧场,郑纺机影院、“二砂”礼堂等,这些剧场演出,曾丰富了一代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遗憾的是,这些曾在郑州演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剧场,现如今大多数已经销声匿迹,有的早已被拆除,有的尽管尚在,但早已丧失了演出功能。
多家幸存的剧场负责人在谈及“日子艰难”时,都非常感慨。“以前剧场主要是靠戏曲,说白了就是靠豫剧在撑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剧场经理说,目前剧场演出主要分两种:戏曲和非戏曲。戏曲虽有观众基础,但整体数量在减少,“这部分人多是老年人,消费水平低”;非戏曲演出有话剧、儿童剧、音乐会等,“看上去剧目很多,但哪有河南本土演出团队在做?哪一项是河南本土演出团体的优势?”
加上演出市场成熟度差、消费能力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郑州剧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打造本土演出团队培养观众市场
新剧场不断涌现,老剧场改头换面适应市场生存。在象剧场副总经理张淮看来,这说明郑州剧场总体处于上升期,观众的文化品位在不断提高,走进剧场看演出的人越来越多,但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受经济收入、常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比例等因素影响,还有很多观众从没进过剧场,所以,我觉得郑州剧场还需要多为培育整个市场做努力。”张淮说。
培养成熟的剧场市场,需要的是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发展。“目前缺少什么呢?那就是一般性的、中小型的剧场少。”评论家刘景亮说,打开剧场分布地图不难发现,目前的剧场大多集中在东部,西部很少,分布不合理。“中小型的、一般性的剧场能不能多兴建一些呢?”刘景亮说。
中小剧场,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市场化运行下的生存。场地小、座位少的小剧场无法投入巨额资金引进流行剧、明星剧,否则单张票价卖到千元以上也不够本钱,因此不少小剧场的空闲率相当高。业内人士认为,小剧场如果找准定位,也能够解决好经营问题。
演出市场的成熟,除了拥有齐全的大中小型剧场,成熟稳定的本土演出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可喜的是,剧场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少剧场都在尝试自主打造驻场节目或培养自己的演出团队。
象剧场在今年上半年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青年戏剧节,戏剧节将眼光瞄准非专业或准专业的青年创作人群,启动戏剧创作扶持计划,并与各大高校等建立剧本推荐、创作排演合作机制,意在烘托整个演出市场。这项戏剧创作扶持计划,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河南艺术中心自主打造的大型动漫人偶童话剧《小马过河》上月底完成了全国31个城市的巡演。以《小马过河》为开端的“十二生肖剧”也在紧锣密鼓地依次打造中,7月底,第二部剧《披着狼皮的羊》已排演完毕,业内好评度不亚于《小马过河》。“作为省内首屈一指的艺术窗口单位,打造自主剧目,弥补河南这方面的空白,我觉得必要而迫切。”河南艺术中心主任王仕俊说。
“河南的剧场氛围还要培养。”河南保利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仁涛说,目前,郑州还是以明星演唱会、明星话剧及世界级音乐剧等成熟的商业作品为主流,相比之下,在很多人看来更专业的音乐会稍显小众,尤其是定期、持续的演出更是稀缺,郑州各家剧场应该在培育市场方面共同努力,让走进剧场的观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