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工作者点赞】张瑞琴:打造“漯河模式”
主持推出“周末沙澧文化超市”,让市民尽享精彩文化大餐
2011年7月,由漯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漯河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周末沙澧文化超市”正式推出,这是一档大型公益文化惠民活动,以“政府协调、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为原则,每周五晚推出一场舞台文艺演出,供广大市民免费观看,让老百姓享受文化大餐。作为承办单位的负责人,为加强节目组织,保证演出质量,张瑞琴组建了导演班子,抓住地方特色和群众口味来设计组织节目,建立了群众演员、群众观众的演出机制。参演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没有任何演出经验的“草根演员”,这其中,既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有三四岁的小朋友,许多普通市民通过文化超市的舞台由“草根演员”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明星演员”。三年来,文化超市共演出290多场,受益群众达100余万人次。可以说,正是在张瑞琴持之以恒的探索努力和引导下,文化超市不断求新求变,打造了平民百姓、文化志愿者广泛参与的“草根舞台”,成为漯河百姓秀出自己“嘉年华”的欢乐舞台。
着力推广普及“幸福漯河健康舞”,舞出了百姓新生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漯河市每天晚上跳集体舞的市民达数万之众,群众学习舞蹈的热情很高。张瑞琴同志敏锐地把握这种群众文化的新需求和新动向,因势利导、积极推动,以市群艺馆为主体,2011年10月,经过精心选编、整理,融入地方文化元素,面向社会推出了特色鲜明的“幸福漯河健康舞”。为切实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她注重活动模式的创新,多措并举推动普及。一是制定了《漯河市沙澧河两岸开展幸福漯河健康舞活动方案》及《培训计划》、《宣传方案》,协调财政资金50多万元购置音响、服装等,扶持“健康舞”活动。二是采取“四免费”方式开展集中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同时积极招募文化自愿者,采取免费赠送音乐和示范光盘、免费学习培训、免费赠送音响器材、免费赠送服装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三是采取“五统一”模式规范队伍建设。成立了漯河市群众文化学会,把各个固定活动点的组织者、参与者吸纳进来,整合培育200人以上活动队伍346支,培训骨干3.2万多人,免费发放服装5万多套,音响512套,夯实了活动开展的队伍基础。2013年,张瑞琴又主持推出了第二套“幸福漯河健康舞”,普及推广由城市向广大农村铺开。她组织人员深入全市49个乡镇和1253个行政村开展免费培训,共培训群众5万多人次,帮助组建乡村舞蹈队1000余支,并在社区、乡镇选拔赛的基础上,优选115支舞蹈队,于2014年5月14日至20日举办了为期7天的第二届“幸福漯河健康舞”大赛总决赛。经过两年多的普及推广,“幸福漯河健康舞”已在城乡遍地开花,成为我市参与群众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江苏、甘肃、内蒙古等地20多个市县先后到漯河市考察学习。
被誉为点亮河南省文化惠民工程的“漯河模式”
张瑞琴同志主持推出的“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和“幸福漯河健康舞”两个群众文化品牌,提升了漯河市群众文化发展层次,增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引导了我省文化惠民的实践,被誉为点亮我省文化惠民工程的“漯河模式”向全省推广。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化报、河南卫视、河南日报、东方今报、大河报等省内外主流媒体多次进行采访报道,《河南日报》以《漯河模式点亮我省文化惠民工程》为题进行报道,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5月,“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和“幸福漯河健康舞”双双被评为河南省 “群星奖” 优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张瑞琴荣获首届河南省“群文之星”荣誉称号。2013年10月,“幸福漯河健康舞”荣获文化部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这是全省两个跻身该项目库中的其中一个项目,也是漯河市群众文化工作取得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绩。
“群众文化工作平平凡凡,也很琐碎,作为馆长,我必须把这个平凡琐碎的活儿干好,让普通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张瑞琴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流露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担任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以来,张瑞琴参与组织开展了市民艺术节、民间艺术大赛、少儿艺术节、“沙澧之夏”音乐文化周等活动500余场次,观众近百万人次。近年来漯河市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与她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张瑞琴同志先后荣获河南省“欢乐中原”群众文化先进个人、河南省“百城万场”系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等省级荣誉和奖项30余项,漯河市第六、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漯河市劳动模范、漯河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等市级荣誉和奖项40余项;主持创编的音乐剧《幸福娃》在第七届河南省少儿艺术节荣获儿童组一等奖,歌曲《家乡小村头》、《追梦的中国》获河南省第八届、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发行了23.5万字的个人作品集;撰写的论文20余篇在各种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刊发。2014年,张瑞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