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故事”连连看: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声音
编者按: 光明日报自2014年12月16日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至今,已派出50余位记者奔赴祖国各地,为读者带来了50余篇光明特色浓郁的“精彩故事”报道。本刊今日特邀光明日报科技部主任夏欣、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和理论部主编王斯敏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和体悟,请新闻报道策划部方莉介绍光明日报此次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的概貌和策划思路,并邀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进行评点,敬请关注。
听知识英雄们行进的旋律
作者:光明日报科技部主任、高级记者 夏欣
吃了30多年新闻饭,挪到幕后敲键盘也好多年了,媒体传播环境一天一变,我还是会看到好稿子兴奋,碰到好线索手痒。不觉这种“任性”有什么,至少说明职业天性尚在,心理年龄还行。
我选择和青年记者一起,到改扩修建中的昌樟路高速公路,来触碰“中国”和“故事”。
项目总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建(右一)曾连续13天吃住在工地。
然而到了工地,对修路的想象被瞬间颠覆,生态修路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庞大的拌和楼群在碧空的映衬下雄姿伟岸,呈释着“冷再生”“油改气”这些低碳环保概念。废旧路面运到这儿,竟能被100%回收再利用。修路者不用“先在当地买一座山,作移山运动”了,意味着周围百姓不用担心土地被废弃物大量占用和污染了。中国路业的这一率先而为,让“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这些大词一下子变得具体。在国与民之间的这种联系中,我听到了行进中的旋律。
至于那支“北京的队伍”(北京城建),实际连人带设备驻守江西就已超过十年,其“野战”的程度很难想象。仍在带队伍的“老工程”不用说,全天候盯在工地的,更多是在各业务部门挑技术大梁的“80后”们。
路面风大,我们穿上工服戴上安全帽,还是会感觉冻手冻脚。你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民工,哪些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付出心力,也收获成果,“科研优势就在这儿,新东西、真东西其实都是工程现场来的”。
江西多雨,根据天气情况抢工期在这儿叫“五加二,白加黑”,就是数十天人停机不停,回驻地就是睡觉更衣,“脏衣服扔洗衣机里,谁赶上谁洗”。听说他们面试招聘专盯着身形壮的,“太瘦弱的来了也顶不住”。有的新大学生的家长不放心,到工地看上一阵,就什么话都没了,带上孩子和行李直接走人。
这才是这个行业真正困难的地方。“老工程”们习惯了常年与家人分居两地的日子,那些年轻的父亲想孩子靠视频。而新大学生好多都“单”着,整天转山沟——找对象成了难题。所以项目负责人张建说,“谁来这儿结婚,或结了婚来这儿,都是大伙的节日,我都痛痛快快掏钱送红包,他们不容易!”他又何尝容易?这十年他最难面对的就是“枕边默默流泪的妻子”。
不去不知道,工房敢情都安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人迹罕至的地方。即使盖了“标准化工房”,到了夏天,屋里也是“开着空调都进不去人”。生活苦一点不算什么,可远离都市和家人的单调寂寞让小伙子们情何以堪。
谈业余爱好,他们竟都说爱景德镇瓷器,特别是那些“老工程”们,这让我有些笑不出来。他们给孩子带回北京最贵重的礼物,就是找一个开不了工的雨天去景德镇,亲手把孩子写的、画的手迹烧到精挑细选的瓷器上。
回到北京,我把写好的《一群青年知识分子与一条高速公路》(后于2014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一版见报)发给张建审核,这位最靠谱的高工竟两天没回我。原来他又到工地“白加黑”去了,就为了赶在春运前全车道通行。知道他曾有过13天未离工地的记录,更知道上半年因肝病他不得不住了一阵子医院。
我的职业生涯已接近尾声,很少外出采访了,但2014年的四次采访,基本都在西北、西南。那里默默无闻的知识英雄,是我这一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身影。我常常会咀嚼思索他们、特别是中国工程师的社会价值。人们对他们的生存状态知之甚少,但很难想象中国前进的脚步中没有他们。
讲好有血有肉的中国好故事
作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唐绪军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会见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由是观之,新闻界目前正在开展的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实践载体。
我理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核心在于“讲好中国故事”,因为好的“中国故事”必定融注了“中国精神”,蕴含着“中国声音”。因此,“讲好中国故事”理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要讲述好的中国故事,其二是要把好的中国故事讲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光明日报在此次“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开局良好,成绩喜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领导带头深入生活。当今之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渐次拉开,吹响了各行各业的进军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了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创新活力。伟大的时代催生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新闻媒体,要想反映火热的生活,就必须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这也是“行进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路上,你才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在基层,你才能倾听到真实的故事。此次光明日报在组织“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领导带头。总编辑何东平和副总编辑李春林、刘伟、沈卫星、陆先高,编委张碧涌等先后奔赴珠海、上海、青岛、惠州、广西、河北等地深入基层采访,撰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情感、有内容的好故事。这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开了个好头。
其次是提炼精髓选好故事。改革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无数的故事,或悲壮或励志,或神奇或曲折,或寻常或琐碎,这就需要记者们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沙里淘金,去粗取精,选出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我以为,那些能为社会凝聚共识,为改革汇聚合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的人和事,就是能够“弘扬中国精神”的好故事;那些看似平凡普通却意味隽永,能够映照出时代光芒的凡人小事,就是能够“传播中国声音”的好故事。以此为评判标准,像《吴立新:海洋梦 赤子情》《寻找大地上的亮色——作家李春雷的故事》《马桑树,花开光荣院》,就是这样的好故事。
再次是生动形象讲好故事。好故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人和事,接地气,带温度,但是要将好故事在媒体上准确地呈现出来、传播出去,就有个再现的技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好故事讲好。怎样才能把好故事讲好?《光明日报》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是真实,原原本本,原汁原味,不夸张,不拔高。比如,《寻找大地上的亮色——作家李春雷的故事》,一开始用白描的手法仔细描绘了李春雷书房的陈设,然后通过“小白板旁贴有一张A4纸”,引出了李春雷“走向生活”“走进生活”的故事。二是生动,注重细节,还原场景,不说教,少议论。比如,《吴立新:海洋梦 赤子情》,讲到吴立新带着妻子儿女受邀访问青岛以决定是否回国时,女儿的那句“爸爸,我同意和你回国”,就令人印象深刻。再比如,《马桑树,花开光荣院》,讲述了贺晓英28年来悉心照料117位革命老人的故事,结尾时,复述了贺晓英自己的话:“我没什么大追求,也没什么业余爱好,每天就是做些平凡事。光荣院里的老人幸福,我就幸福。”这朴实的大白话,读来令人动容。可见,真实是“血”,生动是“肉”,有血有肉,才能成就“精彩故事”。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