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奔小康
如何搬得出
黄河滩区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政策及防洪要求制约,工业项目不能落户滩区,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靠天吃饭。易地搬迁是滩区农民实现脱贫的唯一选择。如何迈出滩区迁建第一步,化解移民搬迁这个难题?
破解难题,事在人为。封丘县通过推选迁建群众理事会,负责迁建人口认定、选址认定、旧宅丈量方案……所有过程张榜公示,取信于民。做到了公开、公平,迁建难题不再难。
2014年,我省对受洪水威胁较大、能整村外迁的14个村开展搬迁扶贫试点,让几十万滩区百姓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不单单在黄河滩区,自2003年起,我省加大对“三山一滩”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搬迁深山区群众12万户、51.4万人。
只有易地搬迁,才能挖出“三山一滩”地区的“穷根”。研究扶贫工作的河南师大副教授李群峰表示,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搬迁群众个人意愿,把握好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原则,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户而宜。
怎样稳得住
“山高谷深一线天,吃水用电行路难,危重病人干瞪眼,蹲山守穷一年年。”这曾是地处伏牛山山区嵩县部分农户的生活实景。
面对困境,嵩县对200人以下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在搬迁工作中,嵩县顺应群众意愿,坚持实行“四集中”,即向县城集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向旅游景区服务区集中,通过整合多方资金,把道路、饮水、幼儿园、卫生室等一次规划到位,实现公共服务设施效益最大化。
易地扶贫搬迁,我省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逐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十二五”以来,我省已累计向“三山一滩”贫困地区的社会事业及农村交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40多亿元。
今年是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局之年,我省要完成9.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更加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精准确定安置方式,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
咋样能致富
扶贫搬迁并非一“搬”了之,必须坚持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到挪穷窝和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
搬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扶贫搬迁后,村民下山住进新村,仅从事森林旅游服务业的就有400余人,人均年收入约2万元。
目前以“三山一滩”为重点的产业脱贫在行动。各地把扶贫开发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发掘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办好并非易事。省长陈润儿在开封、兰考调研黄河滩区脱贫攻坚时,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出,对用地、资金等政策,要按照中央、省里有关规定,该整合的整合、该完善的完善、该创新的创新,力争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自古华山一条路,狭路相逢勇者胜。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和43万多搬迁对象一起努力,携手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