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开创教育扶贫新局面

21.08.2018  18:02
  近年来,三门峡市陕州区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政策,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脱贫攻坚和教育工作实际,发挥教育行业优势,精准建立教育扶贫台账,稳步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多渠道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切实发挥教育扶贫治本的“造血”功能,全力推进全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开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教育“任务书”。 国家和省、市、区扶贫攻坚会议召开后,该市陕州区教体局多次组织召开专门培训会、工作会、推进会和专题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制定了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实行了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帮扶台帐,细化了任务分工,确保一手抓教育常规工作、一手抓教育扶贫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健全资助体系,实现教育“全覆盖”。 近年来,陕州区深入实施教育脱贫攻坚战略,组织人员对全区建档立卡户进行了全面核查,将教育扶贫的触手伸及每一个乡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村组,确保不让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实现从学前、义务、高中(中职)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近三年来,学前教育资助幼儿1911人次、191.1万元,资助比例为在园幼儿数的20%;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并按照初中1250元、小学1000元的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政策,受资助人数7506人次,资助金额537.95万元,寄宿生资助比例为寄宿生人数的27%;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全区享受中职免学费人数达1898人,已拨款370.95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近三年共为2019名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贷款金额1402.9万元。充分发挥教育“造血”功能,让更多寒门学子完成学业,阻断贫困代代相传,让教育精准扶贫成为扶贫路上的中坚力量。      改善办学条件,打造教育“硬环境”。 近年来,陕州区大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优化教育布局,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近三年来共投入改薄资金15405.07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90733平方米,添置设备仪器77938台(套),覆盖初中16所、小学24所、教学点22个,惠及学生15907人,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全覆盖。同时持续推进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目前全区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达到43所,确保了贫困乡镇农村幼儿园全覆盖。大力实施“教育+互联网”工程,“三通两平台”、智慧教育等初见成效,弥补了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陕州区通过增加乡村教师数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对口帮扶、强化培训等措施,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农村孩子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五年来,招录新教师209名,根据需求优先补充到乡镇农村学校,着实解决乡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和老龄化问题。近五年累计投入990余万元,用于对乡镇农村优秀校长、班主任、名师骨干和优秀毕业生奖励以及增加深山区教师补贴、返聘农村优秀退休教师等,营造了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开展技能培训,发挥教育“强造血”。 陕州区教体局以创建“国家级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为契机,广泛开展以提高贫困家庭成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精准培训,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两年来,农村创业受训人数 126人次、技能受训189人次。通过对贫困户的农业科技技能培训,使贫困户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提升了脱贫“造血”功能,提高了群众文化、科学素养,帮助群众增强了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快了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      探寻研学线路,创新教育“新思路”。 为创新教育发展新思路,促进研学旅行与乡土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7月份,陕州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到革命老区陕州区西李村乡考察探寻学生研学路线,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使师生在研学旅行的同时,感受陕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党的扶贫政策和贫困村的前后变化。目前已形成该研学旅行路线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规划,下一步将进一步组织全区各学校再次到李村乡完善研学路线和内容,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逐步组织全区师生开启李村研学之旅。待该研学路线方案完善成熟后,将进一步吸引外市甚至外省的师生、游客到此研学或旅游。     (三门峡市陕州区教体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