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 警惕伪健康信息陷阱

14.11.2014  10:13

  “体质有酸碱之分,酸性体质容易患癌;指甲根部的‘小月牙’能反映健康状况;珍爱生命,是不是需要远离WIFI……”时下的信息时代,打开微博、微信,五花八门的“健康文章”“爱心贴士”充斥其中。看似健康信息填满生活,却随时随地可能掉入上述伪健康信息陷阱。

  为深入了解城市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诉求,知名市场调研和咨询机构Kantar Health于今年9月~10月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开展了“公众健康知识获取与认知现状”调查,相关结果于近日在京公布。

  八成多受访者关注健康知识

  知识获取渠道多样化

  据了解,此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044份,样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结果显示,86.5%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医学及健康知识。其中,17.0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医学及健康信息“非常感兴趣”,感兴趣的占30.73%,兴趣一般的占38.84%。对该类信息不感兴趣的仅占一成多。

  调研结果显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非常多,其中电视仍是城市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最常用渠道,医生等专业人员排名第二。分别有33.3%、29.6%、23.4%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获取健康信息。

  过半受访者汲取“微”知识

  真假难辨隐忧不少

  调查发现,虽然网络和社交媒体还没有成为最主要的医学及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但已经显示了巨大的影响力:有53%的受访者表示,曾将网络、微博、微信所传播的健康知识应用于生活。与这一数据相对应的是,近期,一些知名医学科普网站和医学专家痛批这些来自微信、微博的知识常常违背医学常识,健康陷阱多。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普遍表示,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的背后有着不少隐忧,主要包括广告植入、真假难辨;信息量大、无法辨别;信息碎片化、不够深入等。因此,近九成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健康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不满意,或认为有待加强。

  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分析,当前的电视广播节目、网络信息,看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实多为某些药品、保健品的“托儿”,“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科普好粥”。

  四成受访者有病先不求医

  网上问诊凸显科普短板

  根据调研结果,受访者在发现自己有健康问题时,第一时间的反应也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多数(59.7%)受访者选择直接去医院看医生,还有近四成受访者会首先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一下自己的病情,仅3.1%的受访者在遇到健康问题时选择“听之任之”。

  但令人担忧的是,选择先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病情的受访者,选取的渠道却并不一定靠谱,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咨询亲友,网络搜索引擎查询,书籍查询,微博、微信查询。

  在胡大一看来,这些途径中都容易出现伪科学、科学打架、鱼目混珠、造谣传谣等问题。这提示,一方面要加强对上述渠道健康类信息的打假、监管,另一方面要打造权威公正的健康知识传播途径。当前不少熟悉微媒体和网络使用技术的专业医生,正在尝试建起科学、中立的网上医学科普阵地。相关新闻、出版机构也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细致地制作健康节目和栏目,刊发权威科普文章,出版编辑科学、准确、有时效性的医学科普书籍。

  “我理解的健康信息要有‘六性’,即公益性、科学性、权威性、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具备这‘六性’的健康信息传播,才会提升公众的健康信息识别、获取能力以及健康素养和智慧,从而形成完善健康传播与加快素养增强、提升健康水平之间的良性循环。”胡大一说。(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