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被尊为“战神” 小心眼儿不一定是真的

13.12.2014  11:12

庞涓墓资料图

了解先秦史的读者,对“孙庞斗智”的故事一定不陌生。在这个故事中,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徒弟,庞涓心胸狭窄,最后败给孙膑,被人看成“无能之辈”。

而在史籍记载中,真实的庞涓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几乎凭一己之力,让“四战之地”的魏国突破强国“包围”,成为当时群雄中的最强者。

初出茅庐

他的军事才能与吴起不相上下

公元前369年,魏国的魏惠王继位。当时,“战国七雄”格局早已形成,西有秦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处于“四战之地”的魏国,成为群雄扩大势力的首要目标。魏惠王继位之初,魏国在军事上接连受挫。魏惠王不甘心任人宰割,决定重整旗鼓,亲自选拔了庞涓、龙贾、公子昂等一批年轻将领。在他眼里,平民出身的庞涓作战勇猛,军事才能卓越,与名将吴起“不相上下”。

主将:庞涓

战术:声东击西、攻其必救 结果:大败秦军

很快,魏惠王开始反击。公元前368年,他任用庞涓等人,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击败韩国,在怀(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击败赵国,魏国总算站稳了脚跟。

公元前362年,赵国、韩国联合进攻魏国,秦国也趁机侵扰魏国西部边境。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庞涓不仅击败赵军,还率部进逼赵都邯郸,赵国几近亡国。

这时,魏国老将公孙痤战败被俘的消息从河西传来。庞涓紧急救援,采用声东击西、攻其必救的战术大败秦军。秦王害怕庞涓继续进攻,甚至迁都避祸。

魏国战神

完成两次逆袭 他被尊为“战神”

重创秦国后,魏国完成“逆袭”,成为当时兵威最盛的强国,开始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扩张。秦、赵、齐、韩等四国不得不加强联系,共同对抗魏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首先进攻魏国的盟友卫国。庞涓率部救援,但途中遭遇赵军伏击。他率主力部队直奔赵都邯郸,打算“围赵救卫”。与此同时,秦军兵分两路进攻魏国,占据榆关以南地区;齐国也派田忌出马,迫使原本归附魏国的宋、卫、鲁三国叛魏降齐;南方的楚国也趁火打劫,进攻魏国重镇襄陵(今河南淮阳县)。

一时间,魏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成了战场。

主将:庞涓

战术:攻破邯郸 结果:完成“逆袭”,收复失地

庞涓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攻破邯郸降服赵国,才有可能扭转战局。数月后,邯郸城破,赵王投降。于是,魏国再次完成“逆袭”,一举收复被秦军占领的土地。而战无不胜的庞涓,也被魏国军民尊为“战神”。

桂陵之战

在桂陵之战中惨败的真是庞涓吗

关于“孙庞斗智”,最经典的战役之一,便是桂陵(今河南长垣县一带)之战。人们所熟悉的情节是这样的:庞涓包围邯郸,孙膑“围魏救赵”;庞涓撤军回救,被孙膑伏兵击败。

其实,这一说法有待商榷。河南商报记者查阅《战国策》、《竹书纪年》、《孙膑兵法》等史料发现,关于桂陵之战,三者说法不一,甚至互相矛盾。而在《史记》中,则根本没有庞涓参与此次战役的记载。

资料

史记》记载,庞涓围攻邯郸,齐国大将田忌前去救援。齐军的先头部队走到半路,被魏军统帅太子申引到平陵城(今河南兰考县)击败。同时在桂陵,田忌率领的齐军主力,与一支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赶来的魏军展开激战,田忌胜出。

随后,田忌率部击败太子申,转攻魏都大梁。

从这一记载来看,桂陵之战打响时,田忌率领的齐军还没有抵达大梁,庞涓也没来得及从邯郸撤军回救。在桂陵战败的魏军,是从安邑赶来的,将领的名字并无记载。所以,在桂陵之战中战败的到底是不是庞涓,仍有待考证。

兵败身死

上司决策失误 庞涓遭围自杀

史记》中对桂陵之战记载简单,但对马陵之战的记载则十分详细。

根据《史记》记载,魏军在桂陵之战中失败,但由于庞涓最终攻下邯郸,扭转战局,在此后的十余年间,魏国仍然是各国公认的“霸主”。

桂陵之战结束十几年后,韩国和赵国忍无可忍,拒绝了魏国的“换地”要求。魏惠王大怒,派太子申攻赵、庞涓攻韩。战事又起,齐、秦、赵、韩等国再次结成反魏联盟。

公元前342年,韩国在庞涓的进攻下五战五败,无奈向齐国求援。不久,庞涓降伏韩国,又与太子申合兵迎战田忌。此后,魏军由太子申统一指挥。

主将:太子申

战术:乘胜追击 结果:庞涓中埋伏,自刎

战役刚开始时,田忌战败,逃到马陵。马陵地形复杂,庞涓担心齐军设伏,建议天亮后再追击。然而,他的建议遭到太子申严厉斥责。庞涓无奈,只好随太子申进入马陵。随后,事先设伏的齐军迅速收网,10万魏军突围无路,几乎全军覆没。庞涓见大势已去,拔剑自杀。庞涓死后,魏国迅速衰落,从此一蹶不振。

下期看点

“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在《三国演义》中,有两位贤士出山之前就已名扬天下,这就是诸葛亮和庞统。

其实,这两位“高材生”出自同一人门下。他们的老师是谁?教出这么厉害的弟子,他自己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请继续关注《河南商报》大型系列报道《我从哪里来》。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