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2016年河南省脱贫攻坚综述

11.01.2017  14:06

  2016年,我省脱贫攻坚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圆满完成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兰考县、滑县脱贫摘帽正在公示。

  如今,全省上下正在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2016年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能否顺利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事关全省人民能否顺利迈入小康社会。

  然而,摆在我省面前的脱贫任务极其艰巨。全省有38个国家级贫困县、15个省定贫困县,贫困县占全省县(市)的一半。农村贫困人口有430万,总量居全国第三位。

  去年以来,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来抓,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建立了省级领导干部和部分省直单位联系贫困县工作制度。谢伏瞻书记19次、陈润儿省长17次到贫困地区及所联系县调研指导,其他省级领导干部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合计百人次以上。全省选派1.2万名第一书记,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

  去年5月26日,我省召开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后,全省各市县逐级夯实落实责任,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组成10个督导组,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7次督导。这一常态化、大力度督导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充分肯定。

   完善“1+N”精准脱贫体系

  破解脱贫这道难题,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释放政策活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我省出台完善“1+N”精准脱贫政策体系,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在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于去年6月又陆续出台了脱贫攻坚“5个办法”“5个方案”和“5个专项方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1+N”精准脱贫政策体系。

  按照这一政策“组合拳”,我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转、扶、搬、保、救”,带领大批农村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路。

  作为2016年要率先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兰考县、滑县的脱贫攻坚,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兰考县实施政府主导、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风险保障的“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去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亿元,大批贫困人口因此而脱贫。

  滑县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和企业带贫全覆盖,并实施“六改一增”个性化扶贫,对特困户进行改院、改厨、改厕、改门窗、改墙面、改照明、增添简单家具,增强了贫困户的“获得感”。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是关键。只有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使其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

  但是,有的贫困户“宁愿苦熬,不愿苦干”,有的贫困户“心里很想,苦于不会”,要让贫困户愿脱贫、能脱贫,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扶贫办法,根据每个贫困户的情况实施精准发力。

  滑县城关镇的贫困户韩清亮媳妇因为穷离家出走,自己便破罐破摔,养的羊饿死,家里垃圾满地。镇领导一次又一次找他谈心聊天,并鼓励他收购废木头挣钱。他风里来雨里去,赚了不少钱,去年实现脱贫。鹿邑县贫困户张艳伟腿有残疾,想通过种大棚蘑菇脱贫。村党支部帮他协调5万元,建了一个蘑菇大棚。这个昔日天天躺着睡觉的人,如今天天在蘑菇棚中忙活,对未来脱贫也充满了信心。

  在我省,像韩清亮、张艳伟这样脱胎换骨走上脱贫路的数不胜数。扶贫要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让贫困户吃好住好,更要管好“脑子”,让贫困户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只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勤劳的中原人民一定能在这块古老的热土上再创辉煌,携手脱贫攻坚,共同奔向小康。(记者 李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