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浅析
2015年上半年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以下简称规下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呈现稳步、健康的发展态势。据对48户规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应付职工薪酬(累计贷方发生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较快增长,但也存在用工成本上升快、企业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等难题,规下工业总体发展趋势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尉氏县规下工业运行特点
一是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不利因素,1-5月54户规下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54.2万元,1-2月主营业务收入6266.2万元。上半年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主要是因为企业通过开拓市场等多种方式,企业产销量不断增长,多数企业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策略,规避了市场风险,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二是人均应付职工薪酬(累计贷方发生额)有所提升。由于尉氏县规模以下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1-5月规下企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有所提升,达到2906元/月,同比增长5.6%。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上涨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较大,规下工业企业人均工资也水涨船高。
三是增加值增速有所提高。尉氏县2015年上半年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4%,比上季度3.4%的增速提高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这显示着尉氏县规下工业运行态势整体向好。
二、尉氏县规下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调查显示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贷方累计发生额)月均2906元,同比上涨5.6%。规下工业企业认为成本问题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用工成本上升过快导致企业综合运营成本过高,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二是企业资金紧张。资金紧张不但影响规下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还影响其技术改造,更难以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同时大多数规下企业反映融资难,银行出于对信贷资金的安全考虑,将信贷重点放在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偿债有保证的大中型企业上,规下工业企业因自身实力较弱,信用等级偏低,历来就存在融资难题。
三是市场需求不足。2015年上半年来,尉氏县规下工业在国内经济新常态下总体运行平稳, 但是,规下工业企业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并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多数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大多为“大路货”,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不足这一情况尤为明显。
三、加快规下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大融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建立规下工业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对尉氏县规下工业企业增加信贷投放有突出贡献的银行金融机构给予奖励,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规下工业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对规下工业企业提供的低保费业务担保机构给予补助,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规下工业企业的投资融资支持力度,根据投资领域、实际投融资额度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调整结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规下工业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高资质等级和信用诚信,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在复杂环境下,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采取积极有力的策略和措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规下工业企业要抓住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抢抓机遇,积极主动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三是把握机遇用好各项政策。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小微企业政策,规下工业企业要不断关注时事动态,增强对扶持政策的解读能力,结合自身实际,用好用足各类政策,紧紧抓住政策支持的机遇,实现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