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大巴山里的普通养路工王庭虎:26年坚守成“钉”

07.01.2015  21:50
【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大巴山里的普通养路工王庭虎:26年坚守成“”大巴山里的普通养路工王庭虎:26年走过5个长征之路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成了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一名铁路养路工,一干就是26年。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成了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一名铁路养路工。一干就是26年,从未离开,就像千千万万普通道钉一样,一锤子下去,就钉在了秦巴山里。

在获得了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眼下王庭虎成功入围2014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那么在这样一个普通铁路职工身上,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坚守和感动呢?

26年多次拒绝调离选择坚

26年来,王庭虎已经记不清身边换了多少拨人,和他一道走上巴山的工友早已调离,后来的年轻人也一个个离开,但他毅然选择坚守。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工务车间巴山线桥工区管辖12公里铁路线路,却有着全线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最小的曲线半径和最大的坡度,这里也因此被称为铁路“地质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百万铁道兵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三线建设大军挺进秦巴山修建襄渝铁路。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条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钢铁之路——至此,蜀道变通途。王庭虎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每天清晨,被大伙戏称为“虎工长”的王庭虎都要带着工友们,面向巴山筑路烈士陵园的方向进行安全宣誓。不为别的,只为了先烈的嘱托。

“扎根山区,服务山区”的信念,从一开始,就在王庭虎的心中生根发芽,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就把户口从安康市转到了巴山乡。26年来,王庭虎已经记不清身边换了多少拨人,和他一道走上巴山的工友早已调离,后来的年轻人也一个个离开,但他毅然选择坚守。

2010年,段上准备把在巴山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职工调整到条件较好的站区,无论怎么排,王庭虎都是第一批考虑的对象,可他知道消息后,主动要求留在巴山,领导劝来劝去,却最终被他的一句话所打动:“我的青春留在了巴山,已经和巴山融为一体,离开巴山,我的魂都会丢的”,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拒绝调离。

王庭虎说:“巴山条件虽然苦,可在祖国的版图上,我不来,别人也要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如同一颗道钉,一镐头砸下去,就深深扎根在枕木上,钻深攥紧,永不松动。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