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大就业”] 之二:依托大优势,实现大就业
“优势”是指比对方有利的形势,泛指处于较有利的形式或环境或在某些方面超过同类的形势。高校毕业生要有就业优势,必须基于行业特色,或者学科和专业方面的优势。河南工业大学建校60年来,因粮而立、依粮而为、为粮而生,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学科群优势。扎根先进制造业,在磨料磨具和超硬材料行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始终坚持依托行业进行人才培养,携手行业企业,打造特色就业服务平台,强力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
依托行业,构建就业大舞台。 学校依托在粮油食品和磨料磨具行业优势,积极引导毕业生走上行业发展主战场。多年来,学校与中粮、中储粮等几十家国有特大型企业、上千家中小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行业优势。先后与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行业协会、磨料磨具行业协会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等合作衔接,确保毕业生在行业就业的政策支持。与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人才科技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确保毕业生在行业重点企业就业的优势地位;经过60年的薪火相传,学校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形成了强大的校友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和校友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依托学科,实现就业大联动。 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基础较强的粮油食品和磨料磨具专业逐步发展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群,逐渐形成了特色学科带动一般学科、理工科毕业生就业带动文科和其他学科毕业生就业的格局。比如,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来我校招聘,重点需要储藏、油脂等专业,同时招聘粮食机械、仓厂建筑、外语、法律、物流、贸易等专业毕业生;中建七局在我校招聘活动中,重点招聘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同时招聘市场营销、会计学、法学、新闻、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在2016年举办的“粮油?材料”行业企业专场招聘会上,300家行业内知名企业提供7000余个高质量就业岗位,涉及我校50余个专业,受到了毕业生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
优势联动,探索就业新模式。 为提高社会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认可度,学校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和校友资源开拓就业市场,创新毕业生就业推介模式。深入实施“就业十百千计划”,丰富并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建立了总量超过1000家行业单位联系库,与100家专业对口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重点联系,与10家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固定性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基地合作协议,并按行业、专业进行就业市场细分。探索实施“预就业”模式,邀请行业内知名企业和成功校友来校作讲座、召开专场招聘会。近年来,先后有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上海良友集团、中纺集团、中鹤集团等二十多家行业内龙头企业来校选拔了500余名大三“预就业”学生,使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不再停留在浅层次的招聘或供需见面上,构建了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合作平台。整合行业资源,举办行业企业专场招聘会,专业性强,对口率高,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和签约质量。
跟踪调研,适应就业新常态。 学校每年都针对往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质量跟踪调查活动”,详细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和发展情况,形成《就业质量分析年度报告》,并据此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从2009年起,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设置为一本招生专业;同时增加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法学、英语等5个双学位和12个辅修专业,取消了15个专科专业;同时,积极申报了行业和河南省急需的粮食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制药工程、翻译、网络工程、应用统计学等11个新专业,满足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动态反馈机制,坚持“市场淘汰”原则,取消社会产能过剩的专业招生计划,完善招生计划和新办专业的听证制度,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标准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就业创业中心 张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