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4月14日,河南日报“四个全面”大家谈走进兰考活动第二站,在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举行。(记者 史长来 摄)
核心提示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画龙点睛地说出了“三农”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河南是农业大省,1亿人口中有6000万是农民,河南要和全国其他地方一起进入小康社会,任务更加艰巨。去年年底,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勾画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焦裕禄生前的夙愿。河南要小康,农村怎么办?农民怎么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请农村的朋友,请市里、县里的干部谈一谈他们的想法、体会。
1
晒晒俺的小日子:挣钱就在家门口杨士祥(南马庄村支部书记):我家去年粮食收入是四五千块钱,承包个鱼塘收入是一万多块钱,还喂了十来头猪收入是一万多块钱,再加上俺媳妇挣的和其他一些收入,总共是五六万块钱。去年家里支出除了地里投资,化肥农药等占一小部分,加上走个礼,办个其他事,孩子上学买学习用品,加在一块也就花销三万来块钱,结余两万多块钱。村里村民的收入情况,我大致摸了摸底,比如村里的三口之家,就是两万多块钱,有的是出外打工收入,有的是在家搞养殖种植收入,刨除平常开销花费,一年能落一万多块钱。如果家里有五六口人,再有点经济头脑的,收入就会高些。现在80%的村民家里都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电脑这几年也基本普及了,不少人家里还买了小轿车。
张砚斌(南马庄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俺村人均一亩多地,这些年外出务工的增多,很多人都不再种地了。我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是河南省第一个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搞土地托管,每年给农民定额租金或分红,给这些外出务工的人解除后顾之忧。合作社现在还有一个资金互助的功能,给留守妇女和在乡创业的乡亲提供一些创业启动资金,近几年发挥了很大作用。
李玲(南马庄村妇女主任):我出不去,就在家开个小超市,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捎带收个话费、电费之类的,既方便了大家,我也得到了实惠。
刘全新(言鼎门业公司董事长):农村现在有三大可喜的变化:原来农民挣钱都是千里迢迢远离家园,现在挣钱就在家门口;原来大多是男的出门挣钱,现在农村产业发展了,妇女真正能顶上半边天,不仅可以进厂务工,平时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原来一个妇女一个月只能挣到一两千块钱,现在不离乡不离土,就能拿到三四千块钱。
2
乡亲们的“小康梦”:物质、精神一个都不能少
张新磊(南马庄村村委会会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康标准是水涨船高的。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后,不少农民富起来了,手里有余钱了,就想做点事,比如做点生意、出外打工、包个小工程……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肉蛋奶是餐桌上的家常菜,农村环境也大大改善了,垃圾集中回收,有些家庭安上了水冲式厕所,电脑普及率也很高,小轿车也有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正在往城市靠拢。
杨士祥:物质生活、娱乐、休闲等精神方面,都要达到一个层次。一是物质,不是说天天大鱼大肉就是小康社会,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要合理,才能健康长寿。二是娱乐,老年人辛苦一辈子了,晚年需要娱乐,村里必须要有供老人娱乐的设备、聚会的场所和卫生条件,这才符合现在的小康标准。精神生活也得提高,村里不能有打架斗殴的、小偷小摸的,大家要互相帮助。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小康。
耿德宇(南马庄村村民代表):俺觉得,城里有的农村也要有,城里缺的,比如新鲜空气、田园风景,农村更要有,农村生活城市化。现在大家富了,攀比和浪费现象多了些。娶媳妇嫁闺女聘礼太重、张口太大,餐桌上蔬菜能吃完,剩下的是大鱼大肉。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按照乡里的规定,要求宴席上上菜不能超过八个盘子,能省就省,够吃就行。村里每年还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种田能手等,传播正能量,促进和谐文明。
李玲:小康社会不仅物质要好,精神文明也要跟上。村里没人玩赌博,村里修了广场,晚上很多村民到这儿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也娱乐了。我们是全国村一级的文明单位。搞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好,把天然气、暖气引进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污水要有处理的地方,厕所要有坐便式、水冲式。
3
带着乡亲奔小康:弘扬焦裕禄精神,炼就促天时的眼光、借地利的水平、聚人和的魅力
汤二法(后双井村支部书记):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首先看支书,看支书往哪领。支部书记要想带富一方,也得主动适应新常态。一是要抓班子带队伍,打铁必先自身硬,首先要双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二要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等各项条件,学习焦书记,炼就促天时的眼光、借地利的水平、聚人和的魅力。这样乡亲们才愿意跟着你干,村里事情才好办。我们村通过招商引资,利用焦书记当年防风抗沙的泡桐办了一个乐器厂,安排100多名劳动力就业,企业效益很好,从一个厂滚动发展变成两个厂、三个厂,并带动周边办了一百多家乐器厂,产品远销国外,总产值达到十多个亿。小泡桐做成了大产业,农民不出家门就有钱赚,还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和保粮种地的问题。
杨士祥:小康社会不是一句空话,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不管在外打工也好,就近就业也好,自己创业也好,村两委班子都必须引导好,想想怎样让乡亲们5年内全部奔小康。要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好氛围,邻里关系、生产关系、赡养老人、教育下一代等方方面面都要上台阶。争取建个幼儿园,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一心一意地干事创业。这样社会也和谐了,日子越过越踏实,才能真正达到小康。在上级的支持和老百姓齐心协力努力下,俺们有信心5年内实现全面小康。
刘全新:俺有三点建议。一是农村的企业太散,东头一家、西头一家,不成规模,能否建个园区,便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产业集聚;二是为企业搭建学习创新的平台,解决农村企业信息不畅、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三是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给农村企业发展多搭把手、多下下劲。
4
吕海标(兰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实现家庭的小康。我们局里通过调研发现,一个农村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要靠外出打工。我们工作的着力点,第一个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农民家庭有稳定收入;二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工资就会高;三是做好就业创业的服务工作,有创业意愿的如果缺乏资金,我们为他们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再一个,农民挣到了钱不一定就实现了小康,还要加强社会保障,扩大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王其富(兰考县扶贫办副主任科员):这些年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农民脱贫致富进行支持,在基础建设方面,改善农村道路、排水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产业发展方面,培育壮大脱贫产业,引导农民创业。在公共服务方面,从医保、社保、邮政、教育等方面进行支持,提升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依托省、市的培训基地进行按需培训,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带动农民致富。降低贫困农户贷款门槛,不搞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扶贫。
陈斌(开封市农办副主任):奔小康首先要做好“三农”工作,还要靠工业、城市反哺,要靠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在奔小康的路上,农村现在最大的难题还是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帮助农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起来。全面小康既要见物也要见人,要下大力气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让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微评
共圆一个“小康梦”
肉蛋奶不稀罕了,想要吃得更营养;农村生活正在城市化,想住上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楼房;挣钱就在家门口,又想自己创业……南马庄乡亲们晒日子、说愿望的朴素话语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之于河南的深刻意义,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2020年河南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不能让6000万农村人口5年后过上小康生活,攸关全局。仅以城镇化为例,2015年城镇化率要达到48%,2020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6%,这就意味着在5年时间里既要安置480万农民顺利进城落户,更要投入巨额资金,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填平城乡鸿沟。
全面小康,不仅是让乡亲们钱包鼓起来,更要让大家伙儿精神“富”起来,乡村美起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看“主心骨”。全面小康征途上,农村的致富带头人要巧用优惠政策承天时、因地制宜借地利、一心为民聚人和。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同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让进城的农民“转得出、进得来、留得下”,驻守农村的农民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圆一个“小康梦”。
网友热议
大河网友“如月蓝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不遗忘中国的每个角落,不落下中国的每个公民。
大河网友“庭院深深深几许”:“四个全面”很实在,不耍花枪,都是老百姓能实实在在受益的事儿。
大河网友“青楼居士”:村里的事儿看似小事儿,但是能否解决好很看功力。
大河网友“郁真”:只有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四个全面”的总要求推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助力国家的“四个全面”建设。
大河网友“葡萄你丫是酸的”:焦桐不语,但是却记录着黄河滩地由风沙漫天到春意盎然的巨变。今天条件好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