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城市看海”?
入汛以来,我省各地降雨不断,一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内涝,给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威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应对城市内涝?近日,记者就此做了调查。
“城市看海”并不美
7月22日,漯河、南阳等地普降大到暴雨。
23日,记者在漯河市采访发现,个别路段仍残留少量积水。之前一日,一场暴雨致使漯河市区多处积水严重。据统计,该市中心城区八一路涵洞、泰山路南段、五一路南段等处,积水大约在2.5小时后消退。据悉,目前国内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道路积水消退时间为2小时至3小时。相较于2018年之前,漯河市大部分地区积水消退时间需达5小时左右,今年该市在积水深度及退水时间上已经大大缩减。
22日,南阳市也遭暴雨袭击,3小时内最大降雨量达130多毫米,造成城区多处积水。城区雨水下泄缓慢,下水道污水随之上翻,雨水加污水,积水处气味难闻。有几辆轿车水中熄火,过往行人、车辆只好绕道。
此前的强降雨中,郑州市也曾出现不少积水区,江山路北段、陇海路立交、经开第八大街、北闸口沿河路、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涵洞等处,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积水。
不只是省辖城市,一些县城,如虞城县城等地,最近也出现过城区积水现象。
“城市看海”,听上去很浪漫,其实却不美。相反,城市积水给广大市民出行造成困难,严重的造成车辆熄火,甚至给行人带来生命危险。
未雨绸缪是法宝
7月24日,信阳市下了一天大雨。下午5时许,记者在信阳市城区调查,驱车转遍绝大部分城区道路,未发现明显的积水点。
此前,信阳市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的三次强降雨,分别是6月12日、28日和7月18日,均为大到暴雨,其间,中心城区只有少数几处路段有过短暂积水,均在1小时内消退。
到目前为止,信阳市城区经受住了暴雨考验。这些,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信阳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有关做法和经验。
该局副局长高光福说,防汛抗涝工作必须未雨绸缪。去年以来,信阳市筹措资金,对几处积水较突出区域的排水管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如四一路立交桥等处新建了泵站,上马了警戒水位线自动报警和自动排水系统,并对工作电路进行了双回路改造。在此基础上,又对中心城区16条城市内河的70公里河道、841公里排水管网、4.1万座雨水口和雨水篦子、7400座污水检查井、5座立交泵站进行全面清淤、排查、维护,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
当日,记者在信阳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调度指挥中心看到,从大屏幕上可以随时了解到全市各个主要易涝区域的情况,各个易积水区域安装的自动报警装置运行正常。工作人员说,遍布全市的78名信息采集员会将各个区域实时动态随时传回指挥调度中心,一旦哪里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值班人员可随即发出指令,相关责任人员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高光福说,“人防+技防”的工作机制是打赢城市防汛抗涝战役的制胜法宝。信阳市建立了24小时应急值班、会商及专家咨询、河道与排水管网水位协调调度、易涝区应急救援疏散等市区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中心城区组建了近1.2万人的抢险救援队伍,储备了60艘皮划艇(冲锋舟)、70台挖掘机、8500件救生衣、1万把铁锹、13万条麻袋以及沙石、麻绳、医药等防汛物资。
告别“城市看海”须补短板
我省不少城市存在汛期易涝区域,其中相当一部分积水区是由于旧有的排水系统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造成的。如果在这些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能到位,留下历史欠账,势必影响城市汛期排涝。
信阳市城市管理局水务科科长吕锡敏介绍,信阳市几年前出现的几处严重积水点,大多是由于城市发展迅速,旧有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够,于是将原来的400毫米口径排水管更换为600毫米口径排水管,并对一些关键部位的泵站升级改造。同时,还对城市内河周边的雨水和污水管道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排水功能大大提升后,城市积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记者了解到,我省一些有铁路经过的城市,如郑州、漯河、平顶山、南阳等,其中一些铁路桥涵洞往往容易形成积水。而要对这些区域升级改造,因为牵涉到铁路安全,协调起来往往不那么顺畅。
吕锡敏说,信阳市羊山五街涵洞过去是个积水点,因为有铁路通过,他们在与铁路部门协调管网改造时,铁路部门从铁路安全角度出发,当即表示反对。后来,几经协调和技术论证,确定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排水管网升级改造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