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所大学夺得国字号荣誉 开启特色志愿服务之路
□本报记者 李铮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时树菁 付中欣 金永胜
2月28日,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南阳师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该校党委书记黄荣杰作为项目负责人作典型发言。
这是全国获奖的100个志愿服务项目中唯一一家在会上交流发言的。
从最初的20多人起步,到如今的7012人,历经十几年的春华秋实,南阳师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终于开花结果,一举博得满堂彩。
活力:科研与志愿服务良性互动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叫环保小组,只有二十几人,到2004年发展成绿色环保协会。”南阳师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雷波回忆说,在随后长达8年时间内,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志愿服务与科研、教学始终相辅相成,学校沿着富有高校特色的志愿服务之路不断前进。
2012年,以“河南省高校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了,负责人由校领导担任,承担全校所有南水北调志愿服务工作总策划、指挥和协调任务。其成员包括26名博士、教授,6986名高素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既是服务队,又是咨询决策“智囊团”。
“志愿服务不是只有打扫卫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简单形式,作为高校的志愿服务,我们就是要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智力、科研平台‘三个优势’,提升志愿服务品质,让科研与志愿服务实现双向的良性互动,才能让其永葆青春活力。”黄荣杰有自己的思考。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后,便依托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整合生态学、环境科学、农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学科,打造了水安全特色学科专业群,先后招募120多位博士、教授和1.1万名师生参与其中。
“每月定期到24个监测点采集水样,志愿者的足迹踏遍水源区的沟沟壑壑,年均行程近5万公里、取样监测2万多份,建立水质动态数据库,同时实施协同创新带动,与协同单位合作开展库区水生态监测研究,为有效预防水源地水质污染立下了汗马功劳。”该校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姚伦广说,我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作为课题来研究,成果再反过来指导实践,最终实现了志愿服务和科研的相互统一。
该校农业工程学院刘宗才教授是一位“资深”志愿者,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工作一往情深。他参与的植物多样性调查,目前已制作野外调查数字标本10万多号、鉴定维管植物2463种,为生态修复提供最权威的数据和方案。
科研与志愿服务有没有实现良性互动?效果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据统计,近几年,南阳师院围绕水源区生态安全获立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多项,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级科研奖励50多项,为库区解决了大量环保难题。
如今在淅川县和西峡县,南阳师院建立了猕猴桃、金银花等主要虫害生态防控的探索性科研实验区,为水源区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水源区小流域内进行了退耕还林与石漠化生态修复模式等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取得初步成效;李玉英教授带领团队历时7年培育了耐淹抗寒、可作为香菇培养基的香根草品种,在库区消落带推广种植近万亩,不仅形成了呵护水质的绿色“篱笆”,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发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
郑豪赢2016年1月从南阳师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被招录到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渠首分局工作,回想当年惊心动魄的竞争场面,郑豪赢依然记忆犹新。
“我要感谢两年多的志愿服务。”郑豪赢感动地说,通过水质检测、生态修复、藻类识别这些实践活动,再加上库区生态保护这些科研成果,才让自己从面试中脱颖而出。
同郑豪赢一样,志愿活动中收获满满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在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但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更实现了人生价值,增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也坚定了队员们从事环保事业的决心。据统计,近几年来,该校队员中有80多人考取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研究生,6名来自丹江口库区的队员回乡创业,继续从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该校大三学生谢俊鹏曾两次参与渠首生态志愿服务宣誓,对于她而言,则是另外一种收获。她说,南水北调是一项世纪工程,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历练、成长,是一种荣誉和自豪,在这个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爱国、敬业、奉献……这种深刻的家国情怀内化入心、春风化雨,这何尝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实践。
“在当今的时代,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学校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和新动能。”黄荣杰说,我们经常说“立德树人”,相信通过志愿服务这个抓手,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卧龙学子将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