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的基础,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在于激发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只有团支部有了活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为进一步提升和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2015年以来,河南师范大学团委着力实施“组织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团委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团委大胆探索创新,按照“组织随着青年走,团在青年群体建”的原则,根据青年学生聚集特点,在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积极创新团支部建设新模式,搭青年桥凝神聚力,连团员心助推成长。
水产养殖专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性非常强,需要通过专业实习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实习中,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思想状况变化也较大。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结合学院专业和学生实际,按照“五个一”模式建立流动团支部,在扩大组织覆盖、增强支部活力、助推学生成长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面团旗,承载着团员的责任担当
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引领方向。授团旗,唱团歌,这是每年在专业实习开始前、流动团支部成立时的规定动作。激昂的歌声,吹响了青春奋斗的号角;鲜红的团旗,承载着团员的责任担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团旗在哪,就昭示着组织在哪。流动的是青年团员,不变的是青春誓言!
据统计,水产学院流动团支部由最开始的3个到目前的18个,凝聚的流动团员由34名扩到到100多名。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企业一线,哪里有流动团员勤奋学习、认真实习的身影,哪里就会有鲜红的团旗,就会有温暖的团组织。
一本团员日记,记录着青年的心路成长
鱼塘,药店,养殖户,实验室,都是队员们工作的地点。每个队员晚上休息前的团员日记,既是工作的总结,也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时刻告诉自己:人要争气,不要生气。‘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这句话陪着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与挫折,蓦然回首才发现:哪有什么挫折与困难,我们嘴巴里所谓的挫折与困难其实只是我们心里拒绝接受的屏障罢了!”王曼曼的日记如是写到。
在实习中,有进步有挫折,有喜悦有低沉,有高兴有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团员日记记录着队员们从失败中学会坚持,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从劳作中体验艰辛,从挫折中不断成长。
一次民主生活会,交流着青年的思想碰撞
“跑塘时被狗追了”的防狗大法,“实验结果不理想”的经验交流,“精准扶贫”的争论热议……两周一次的支部民主生活会,是团员们最快乐的时光,谈工作、谈烦恼、谈困难、谈收获、谈友情、谈爱情,素材不限,话题多多,敞开心扉,沟通无限。
民主生活会就是“吐槽点”、“加油站”、“凝结核”,青年队员们交流的是思想,改变的是心态,提升的是心境,增强的却是组织的向心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实习中,该院还开通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团员之家微博,在微博平台上,团员青年们每天上传着工作照片,上报工作进度,“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跑塘途中欣赏大自然的美妙也是一种享受”。虽然累着,但大家相互传递着信息,传递着青春正能量。
一声赞扬,展示着支部的活力风采
流动团支部在实习中还充分发挥了“组织终端、青年身边”的阵地作用,既提升了基层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真正成为了团员青年稳固的大后方和可靠的精神港湾,也为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指引了方向。
“河南师大的实习生是很棒的哦”,“小姑娘们都很能干,还不怕吃苦”,团员青年牢记“离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的要求,每年三个月的扎实实习后,实习队员们得到更多的是实习当地的肯定和赞扬。
据统计,三年多来,各流动团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中坚持育人,在育人中夯实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流动团员张畅、陆文泽同学等连续两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并荣获二等奖,赵燕静、郭倩倩等多位同学的科研论文发表在SCI源期刊上,20余名同学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称号,32名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个一”流动团支部工作模式已在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未来学院学员挂职锻炼等工作中得到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纪念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继续在组织有效覆盖、活力持续提升、育人成效显著等方面加强探索,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河南师范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