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网售或提速 阿里健康成最大赢家?

16.01.2015  10:49

  据南都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体系由马云旗下阿里健康(原中信二十一世纪)中标筹建,该公司刚刚发布与甲骨文和解利好,已将药品监管网络基础设施,由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迁移至阿里云平台。也是在同一天,阿里5亿入股白云山。阿里在医药产业上下游的连续大规模投入,不能不让业界感叹:马云下了好大一盘棋。

  阿里电子监管系统身价暴增

  电子监管全覆盖被列入食药监总局2015年一号文,恐怕最为高兴的是中信21世纪和马云了。当然前提是,国家食药监总局还继续用阿里健康的监管码系统。

  依照一号文,2015年12月31日前,境内药品制剂生产企业、进口药品制药厂商须全部纳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并须按照国食药监办〔2012〕283号文的要求,完成生产线改造,在药品各级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即所谓的赋码,通过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核注核销。2016年1月1日后生产的药品制剂应做到全部赋码。

  此外,所有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也须全部入网,对所经营的已赋码药品“见码必扫”,及时核注核销、上传信息。

  如果所有药品、所有流通渠道都入马云的监管码体系,这意味着什么?答案很简单:马云的阿里健康将掌握国内最全面的药品生产、流通数据。而基于为制定生产、销售策略提供数据支撑,药企对自身产品流向的信息需求,将令阿里健康的数据库变得值钱起来。

  另一方面,对国家食药监总局来说,此举将能够更详实地掌握药品的流向,是其放心地准许药品网购的一大前提。而有鉴于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副巡视员刘小平去年年底放风称,国家将有望发布关于放开网售处方药新政,在业内专家看来,处方药网售也将因此提速。

  事实上,据阿里巴巴方面透露,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目前已经在借助阿里云计算提供的海量数据实时处理能力,逐步实现对药品的全流向监控。

  2013年12月发生“问题乙肝疫苗事件”后,有关部门利用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迅速锁定198批次44030686支疫苗在全国27省的流向分布和库存。这样一份数据报告,通过传统方式整理需要一个月,但在阿里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撑下,3个小时就完成了数据查询和整理工作,为减少问题疫苗扩散争取了时间。

  此外,除了帮助药品监管部门,每一个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辨别药品真伪。2014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两款亿级应用,启动“药品安全计划”。只要使用这两个客户端,扫描全国市面上任意一盒药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和药品监管码,就能获得该药品的真伪提示、用法、禁忌、生产批次及流通过程、出厂日期等信息。

  3720万代价扫清IOE障碍

  不过,马云掌控下的阿里健康的监管码系统并非无可挑剔,南都记者留意到,伴随着国家食药监总局一号文的出炉,他们已经迅速做出清障行动。1月13日,阿里健康即宣布,他们已将药品监管网络基础设施,由甲骨文的数据库迁移至阿里云平台。阿里健康与甲骨文仲裁和解,支付3720万元“分手费”。今后阿里健康与甲骨文将不产生任何经济利益。

  “天价分手案”引发业界对阿里“去IOE”的关注。据阿里巴巴相关人士介绍,IOE是指服务器提供商IBM,数据库软件提供商Oracle(甲骨文),存储设备提供商EMC,三者构成了一个从软件到硬件的企业数据库系统。由这三驾马车构成的数据库系统,几乎占领了全球大部分商用数据库系统市场份额。

  “去IOE”就是用成本更加低廉的软件替代Oracle,使用低成本服务器替代EMC2、IBM小型机等设备,以消除“IOE”对自己数据库系统的垄断。因为Oracle系统三年的销售价格就达到千万级,而阿里旗下的用户群每年都在指数级增长,这种维护成本将是个无底洞。

  此外,麻烦还远不止这些。由于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每天新增药品记录数据越来越多。到2012年底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平均每天监管码被读写6.4亿次,相当于2010年新浪全站的访问量。原本用传统IOE的集中架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这种业务规模的访问量,用传统IOE的集中架构模式,达到性能要求的成本非常高昂。”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但即便如此,随着入网企业和监管码数据的快速增加,这些巨资投入的传统设备也逐渐无法承受海量大数据计算需求,其关键业务的响应时间最长达到了60分钟。由于系统直接和各药厂、药店的核心生产系统连接,如此缓慢的响应速度极大地影响了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简单地说,就是从药品出库开始,运输卡车要等上1个小时,才能完成所有数据的上传处理工作,之后才能出厂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长达5年的“去IOE”实践中,阿里最终以低成本的X86服务器,替代IBM小型机,并不再使用EMC存储。数据库也由开源MySQL和自研数据库OceanBase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