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刘钢军教授做学术报告

31.12.2015  09:39

报告会会场
张占仓院长主持报告会
刘钢军教授在会上作报告
    12月30日上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刘钢军教授来我院作了题为《数字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院长张占仓同志主持,我院近50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刘钢军教授基于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观念,以领先国内的数字化技术,主要从数字化技术的观念挑战和目标、数字高程模型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来系统阐述数字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刘钢军教授认为当前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个体行为的数字化记录还是传感器物联网数据皆可实现数字化。借助数字化的力量,我们可以做到:(1)全面了解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到更精准的洞察和预测,进而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手段和方式;(2)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存储、传输、管理、分析、挖掘、展示,并发现其中的相关关系,发掘关联规律,运用相关关系,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3)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整合信息孤岛,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不同层级之间数据的集中共享;(4)利用去中心化、自下而上的网状决策模式,走向网状社会,发现群体智慧,优化社会管理。
  
  他还认为数据化应该以人为本,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将用户思考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更好地为人服务。即:在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的辅助下,实时、全面感知和预测公众所需的各类服务和信息,感知需求细节,多维度多层次细分公众需求,及时发现需求热点,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刘钢军教授根据自身在澳大利亚州政府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自然气候保护与经济开发、疟疾传播与地貌气候特征等大量野外经验,在既考虑生产效率又考虑生态效率的前提下,通过针对不同地貌的各种数据进行抽样分析,严格把关导入数据的质量和对空间动态数据的变化,建立高质量的数据模型,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参数、指标设置,最终解决了政府管理决策中各种疑难问题。
  
  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阐释,他从空间科学角度提出“更有效利用大数据满足动态供需平衡,不仅是总量,更是时空的配置”。
  
  报告历时两个多小时,新颖的理论观点、翔实的研究数据和可参照性的社科研究技巧,给在场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研视野和方法。报告结束之后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院科研人员就大数据的来源于获取途径以及专业数据分析的软件、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刘钢军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刘教授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开放、分享的态度,热情详细地分享了他在澳大利亚州政府工作中遇到的数据收集难题,提出通过隐私保护、保密协议和品牌力量等途径,打通政府与科研的合作关系,并最终实现数据的免费、共享使用。
  
  最后,张占仓院长对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刘钢军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经验,在报告中以层次清晰的论述、丰富新颖的案例分析,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为我们讲解了数字化应用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耳目一新的数据获取方式以及数字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简单介绍我省乃至国内数字化技术发展的的现状后,指出,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详细数据,数据的获取也变得十分方便,我们要注重在研究细节上发挥数字化、大数据的优势作用,利用好这些便利条件,搞好科研,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