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河南文物占三分之一 总计100集每集5分钟

05.01.2018  10:12

很多观众还沉浸在《国家宝藏》里意犹未尽,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又来了。2018年的第一天晚上10点,该片第一季如约亮相CCTV-9,采用一集主讲一宝的形式,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件国宝。与《国家宝藏》用超过半小时的时间去说一件文物不同,《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有短短5分钟,总计100集。全片共分四季,每季25集,以时间为脉络,依次讲述国宝,目前豆瓣评价超过了9分。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是什么,5分钟的时间内又打算告诉观众什么?日前该片总导演徐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开播之前,这部纪录片的预告片就让人耳目一新,灵动俏皮的音乐,幽默调侃的话语,古朴大气的文物,让不少观众充满了期待,而细心人也发现,《如果国宝会说话》选择的国宝都相当“大牌”,其中不少文物的知名度或重要程度并不亚于《国家宝藏》里的那些。特别让河南观众自豪的是第一季25件文物就有来自河南的7件,足足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第2集舞阳贾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笛声;第8集来自洛阳二里头遗址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金玉共振;第9、10、11、12集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后母戊鼎——国之重器、妇好玉凤——凤凰传奇、鸮尊——一只猫头鹰的待遇,四件宝贝都来自安阳;第21集是出自新郑的莲鹤方壶——莲花怒放,仙鹤欲飞。除了这些,红山玉龙、三星堆青铜人像、大克鼎、越王勾践剑、何尊等国内知名文物也都被纪录片收录。

上至史前,下至明清,该纪录片目光跨越8000年,拍摄了全国近百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以及50余处考古遗址,从全国300多万件珍贵文物中,最后精选了100件国宝。

节目选择国宝的标准是什么?徐欢说,就像大英博物馆用100多件文物讲世界历史,《如果国宝会说话》讲的是文明的历程。“看完这100件之后你就大概能了解中华文明史上一些关键的点,这可能是我们当时选择文物的一个标准,所以解读的标准也是尽量能够体现文物本身的价值和特性。任何文物,无论是一级、二级、三级的,都可以讲,有些很好玩很有趣的。”作为拍出《故宫》《故宫100》《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经典纪录片的总导演,徐欢这次起用了很多年轻导演,各集的表达、风格都是差异化的。比如《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一集,动画特效“逆天了”,字都从甲骨上跑了下来,成了会活动的动画小人,或是动物和工具,演示了商人一天的生活劳作画面,格外有趣。从已经播出的20集看下来,不难发现这些国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会卖萌”,而且所谓卖萌,可不是观众主观想象,而是纪录片“官方认可”的。

而对很多观众来说,最大的疑问是,这么多鼎鼎大名的国宝为什么只用五分钟去呈现。徐欢说,《国家宝藏》的体量很大,会讲到文物外围流传的故事,但《如果国宝会说话》更侧重于讲文物的本体。“5分钟只能给观众一个亮相,像是视频的词条。比如越王勾践剑,讲了两个男人的故事,这里面既有卧薪尝胆的成语,又有吴王夫差的故事,最终这把剑是胜利者造的。这个剑不光造了这一把,它可能会有100把,拿去送给重要的人作为礼节性的东西。片子才5分钟,但引发出可以聊的话题有15分钟,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引起话题,让观众去了解文物背后极其多的知识。”徐欢说,这部纪录片希望尽量能够引导大家去做这种认知,去讨论,去热议。“我觉得国宝本身是几千年留下的东西,它是时代的见证,你肯定对它还是有一定的尊重,这里面的一些点能够让人们看到,能够打动人,能够很准确传递出去,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

如果国宝会说话》分为四季,第一季时间为新石器时代到战国;第二季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三季为唐五代宋辽金夏;第四季为元明清。首季25集,于1月1日22:00开始,每天5集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

同时,从2018年1月1日起至1月25日,在CCTV-9每天多频次播出,时间为12:45、17:25、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