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丨李窑的孝与笑

05.08.2020  08:1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戴晓涵

“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带着一辈干,老敬老好民风,一代一代往下传……”8月1日,记者走进睢县胡堂乡李窑村时,群众正在激情饱满地排练自编自演的快板节目《百善孝为先》。“词都是我们自己写的,这些节目今后都要在村里的孝善活动上表演呢。”胡堂乡党委书记徐照华说。

徐照华口中的孝善活动是李窑村定期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和孝善文化节。近年来,李窑村通过开展一系列孝善活动,净化了乡村风气,促进了邻里和谐。

“奶奶,您身体挺好的吧?”“你好啊!我耳背了,好好好……”记者走进村民赵先启家时,93岁的赵宋氏正安详地坐在院中。

她虽然听不清,但仍然不停地挥手,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我买的第一台空调就放在我母亲这屋了,到现在我们那屋都没装空调哩。”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起居,赵先启把自己的床搬到了母亲的房间里。“虽然母亲年龄大了听力不太好,但每次村里的孝善活动她都赶着参加。”赵先启说。

2018年6月起,李窑村每周五邀请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村民们共同探讨孝善文化,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台上台下互动热烈,气氛活跃。

“大讲堂上也经常会播放一些纪录片。前不久播放了一部记录母亲剖腹产生产过程的片子,我母亲和媳妇看完都很有感触,母亲更是眼眶里泪珠直打转……”赵先启说。

农历每月二十五是李窑村孝善文化节的举办日,在不少村民眼里,这一天比过年还热闹,上到90多岁的老人,下至两三岁的小孩儿,都参与进来,数百人在广场上忙前忙后,和面盘馅儿,包饺子端饺子,不分你家老人我家老人,大家高高兴兴为老人们摆上孝老宴。

“好饭尽着父母吃,好衣尽着父母穿,好房尽着父母住,好景尽着父母看……”孝善文化节开始前,全村人齐读孝善誓词,男女老少共同为65岁以上老人包饺子、演节目,给老人洗脚……“给婆婆洗脚的时候摸着她那双粗糙的脚,特别能体会她多年来辛辛苦苦把孩子们拉扯大有多么不容易。”赵先启的爱人说。

“媳妇和婆婆吵架吗?”

“没有!她嫁到我们家20多年,从来没跟我母亲红过脸,我搬到母亲房间里住,她也没有过怨言,我媳妇这些年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说起自己媳妇,赵先启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打乱了李窑村村民的正常生活节奏,但是李窑村的孝善活动并没有按下暂停键。大家通过互相赠送口罩、村口志愿执勤等形式,继续将爱传递下去。

一系列孝善活动消除了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的误会,营造了和谐,李窑村人的日子越过越美,笑容越来越多,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2019年5月29日,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授予李窑村“河南省首批孝心示范村”称号,授予胡堂乡“河南省首批孝心示范乡镇”称号,同时与胡堂乡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原孝学院豫东孝善分院,共建共创豫东孝善第一乡、豫东孝心第一村。

李窑人因孝而幸福,李窑村因孝而美丽。

采访手记

人孝百愿成,家和万事兴。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村民富起来之后,如果乡村风气不好,真正的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睢县胡堂乡通过立家规、定家训、正家风和开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举办孝善文化节等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村民自觉以孝立身、以孝兴家、以孝兴村,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进而提升了村民个人品德,促进了家庭和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乡村名片

李窑村位于睢县胡堂乡,共有128户660人,710亩耕地,以种植玉米、小麦、辣椒为主,2018年积极培养村主导产业,贫困户种植和流转土地种植辣椒面积达120亩。2018年以来,该村积极打造豫东第一孝心村,改变一味“等靠要”的旧观念,走出勤劳致富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