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新蔡县留守娃赴京千里探亲
孩子们在国家博物馆参观(记者 王铮 摄)
孩子们在清华大学合影留念(记者 王铮 摄)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孩子们欢呼雀跃(记者 王铮 摄)
在天安门广场上撒欢,在国家博物馆内参观,在清华大学游览,还到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参加国学讲堂……7月13日,来自新蔡县的30名留守娃在北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晚上7时许,孩子们被一一交到家长手中。值此,2017年留守娃千里探亲画上圆满句号。一年一度的活动已经结束,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远没有结束。
欣欣妈妈的纠结
10岁的杜欣欣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性格活泼开朗,是30名留守娃中的“小明星”。
欣欣常年跟姥姥、姥爷住在一起。从新蔡县出发前,记者曾到她家里探访,一面墙上贴满了奖状。姥姥说,欣欣过完暑假就该上四年级了,她平时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几乎没怎么让老人操过心。
欣欣说,爸爸妈妈离婚了,她一年多没见到妈妈了,好几年都没有见到爸爸了,蛮想他们。很难想象,这个仅有10岁的小姑娘说出这个有点残酷的事实时,竟然异常平静。
为了迎接孩子到来,欣欣妈妈杜女士专门请了两天假,全程陪着孩子游玩。杜女士说,自己不到20岁就外出打工,北京、东莞、新疆都呆过。欣欣出生后她一直带在身边,直到该上小学了,才把欣欣送回了姥姥家。
“我也舍不得孩子,总觉得对她有些愧疚。”杜女士说,为了跟孩子团聚,她曾回县城工作过两年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外出。“找了几份工作都是卖衣服的,生意不景气,收入也很低。”
但眼下,一个问题摆在杜女士面前。过完暑假,欣欣姥姥就要到新疆照顾快生产的儿媳妇,没办法再照顾欣欣了。回老家吧,收入太低;不回吧,没人照顾孩子。杜女士说,这个问题让她很纠结。
康宁爸爸的无奈
7月12日晚,孩子们汇报演出后,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刘康宁、刘康乐姐弟俩神情有点落寞。他们的爸爸妈妈没有赶来,没能看到姐弟俩表演的节目。
一直到深夜,爸爸妈妈才赶到孩子们所在的宾馆。爸爸刘峰说,两人在廊坊市永清县的一家服装厂打工,距离北京有点远,加上堵车,就来晚了。
第二天上午,刚参加完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个活动,刘峰就要带着两个孩子回去。“我俩就请了一天假,来回要倒好几趟车,晚了赶不上明天上班。”刘峰的话里满是无奈,他知道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远远不够,但却无力改变。
另外一个孩子的父亲孙军旗,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孙军旗在北京从事玻璃幕墙装修,他开着私家车来接孩子。“我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条件好些了,想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但发现很难。”孙军旗说,做装修收入不稳定,地点来回换,根本没法将孩子带在身边。
民办学校的呼吁
无论是欣欣妈妈,还是康宁爸爸,虽然有各自的纠结和无奈,但他们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美好的明天?这是他们聊不完的话题。
新蔡县工商联副主席、民办学校联盟发起人刘峰,每年都是新蔡留守娃探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他看来,现有条件下,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都会把孩子送进民办学校,因为这些学校采用的是“包吃住、管接送、全封闭”的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长对孩子照顾的不足。
数字印证了这一说法。拥有40万外出务工人口的新蔡县,民办学校数量不仅多于周边县区,在全省也居前茅。目前新蔡县拥有民办学校107所,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30多所,在校学生6.1万余人。这些民办学校以幼儿园和小学为主,生源主要是留守儿童。
“可以说,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推动着新蔡县民办教育的发展。”刘峰说,民办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出路。但眼下,民办教育遭遇着不少难题,教职工大批流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数量多但规模偏小,都影响着民办学校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向民办学校倾斜,尤其是向以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学校倾斜。”刘峰呼吁。(记者 尚杰 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