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源功致新生--让河大精神伴你一路同行

05.09.2014  13:25

亲爱的同学们:

      高考前夕,我通过新闻媒体发出了“我在河南大学等你来”的邀请。今天,我们如约相会在河大校园,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同学们,到家了!现在,我提议,请你代表我,伸出右手,和你身边的同学握个手吧,也创造一个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握手的河大记录!同学们,祝贺你们,欢迎你们!

      从今天开始,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大人。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河大人也有自己的精神。建校102年来,一个个河大人精神的汇聚,一代代河大人精神的积淀,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光大,形成了纵向的继承,横向的辐射。这种精神,如同生命中的空气,虽看不到它,但无处不在;虽抓不着它,但生命必需。她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河大人的言行。这就是河南大学的精神在起作用。在这样一个庄重的场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河大精神的感悟,与每一位河大人共勉。

      大学应该是有精神的。大学精神做为一种价值观念,是大学理念的支柱,是大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活力的源泉。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大学人的精神,包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等等,她彰显在大学的校风、校训、校徽、校歌、建筑,甚至校园道路等文化载体之上,内蕴于大学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风格之中,表现在国家需求、社会期待、科学发现、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当她内化为大学人自身的价值追求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激励大学人去探索知识、追求真理,形成了大学人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而那些因为守望大学精神,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故事,又会激励下一代人,从而使大学精神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河大精神具有上述特质,今天择其四个方面:

      一是河大精神,在于自强

      河南大学诞生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里,成长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艰难初创,到冯玉祥将军的改办大学,从省立大学的初具规模,到国立大学的空前鼎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从本世纪初的再度繁荣,到百年名校的全面振兴。历经百年风雨,成就世纪辉煌。像哺育她的滔滔黄河,陪伴她的千年铁塔,平和中孕育着激情,坚守中包含着倔强。每当机遇来临,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每当危难来临,总有一种意志在支撑,这就是百年河大的精、气、神。这种精神之气已经融入到每一位河大人的血液之中,成为永远不变的精神底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百年风雨给了河大人太多的艰辛,历史沧桑给了河大人太多的坚韧。同学们要以历代先贤为榜样,从现在开始,努力铸就顽强的意志,让“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在你们身上得以升华。

      二是河大精神,在于厚德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大学所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广博”的人,更应该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一个人,她70岁从大医院退休后,又被受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每周出诊6天,28年从未间断。她84岁高龄时,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中国年龄最大的注册志愿者,并先后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在她98岁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坐诊看病,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我该走了”。她以平凡而伟大的行动,诠释了仁心大医的深刻内涵,CCTV这样评价她:“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她就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们的河大人--胡佩兰。

      大德有情,善行无疆。在河南大学40多万校友中,有70多位两院院士和150多位省部级以上干部,他们当然是母校的骄傲,但更多的校友则是像胡佩兰那样,坚守平凡,默默奉献,他们同样是母校的骄傲。

      三是河大精神,在于包容

      河南大学建校之初,就开始内聚青年才俊,外纳先进西学,掀开了前瞻开放的历史首页。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经历数次重大调整合并,每一次都以宽广的胸襟,或折枝为林,或开怀接纳,分合之间,生生不息。融入教育国际化的潮流,牵手世界知名高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拘一格迎纳天下英才,延揽中外名师,尊崇学术自由,鼓励百家争鸣。建校初期的德籍教师倪福兰、美籍教师哈亨利、哲学大师冯友兰、化学家曹理卿,国立河南大学时期的文史学家嵇文甫、化学家李俊甫,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周守正、任访秋、党鸿辛、刘炳善……名师荟萃,各显风流。今天,校园内仍然随处可见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的洋老师、洋学生,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河大校园,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一百年来,河南大学在开放中探索新路,在包容中孕育创新;兼容并包,海纳百川,铸就了独特的大学精神,她就像一棵屹立百年的参天大树,不惧风雨,淡泊从容;不弃雨露,根深叶茂。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河南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其民族习惯、文化背景、成长经历,不尽相同。在河南大学这个大家庭里,希望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珍惜,学会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化作五彩的乐章,在包容中体会付出的快乐,在包容中收获特别的幸福。

      四是河大精神,在于担当

      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爱我们的祖国,自然就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热情。大学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每一次脉动,都会在这里留下了回响。河大人已经用行动诠释着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从首任校长林伯襄开启河南现代高等教育先河,到预校学生侯镜如抗敌卫国、维护统一;从“三冕”博士张劭参与发明青霉素,到甲骨文之父董作宾殷墟研究开创新学;从姚雪垠创作长篇小说《李自成》,到马可创作歌剧《南泥湾》、《白毛女》;从王立群作为央视百家讲坛的“常青树”,到2007年才从河大毕业的翟莹,在联合国总部全球招聘中被选中;从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飘扬的队旗,到汶川地震医疗队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无不体现出百年河大的责任和担当。

      同学们,今天的开学典礼也是军训动员大会。军事训练是你们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门课。一次军训,终身受益。你们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军,保卫祖国的预备队,要时刻准备着,响应祖国的召唤。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尊重教官,听从指挥,直面困难,挑战自我,以全新的面貌开始新的大学生活。

      同学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当代大学生,目光更要远大、胸怀更要广阔!要用你们的责任与担当,来赋予河大人自强、厚德、包容、担当精神新的内涵,让个人梦想在实现河大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加出彩!

        让我们再次握个手,郑重相约:同乘“河大号”列车,让河大精神伴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