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忙种树增绿又创富

13.01.2017  10:05

      一渠碧水润京津,曲水流觞情谊深。

      隆冬时节,寒意正浓,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却是一派火热景象。1月12日,记者在淅川县毛堂乡大泉沟村八龙山看到,数百名群众在荒山上挥锹扬镐,挖坑栽苗。一棵棵火炬松、五角枫、大叶女贞迎风昂立,抹绿了荒山,增添了生机。

      淅川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气候带,再加上百里丹江的连年滋润,境内四季温润,雨量充沛,适宜于冬季植树。该县积极行动,组织当地群众,利用冬季农闲时节掀起植树造林高潮。

      12日上午,记者到老城镇黑龙泉村贫困户周华敏家走访时,驻村第一书记王伟正帮他挖坑、扶苗。“这是突尼斯软籽石榴,一般3至4年开始结果,亩产量能有3000多斤哩!”王伟指着房前屋后的苗木乐呵呵地说,“我们为村里的99户贫困群众免费提供了数千株苗木,既美化了乡村,又能帮群众脱贫致富。”

      在毗邻黑龙泉村的金河镇杨家村,记者看到,淅川烨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百余名员工在为新栽植的黄金梨、薄壳核桃等果树浇水,一排排苗木在水库边昂然挺立,展现出蓬勃生机。“这是我们发展的经济林,与庭院经济等相结合,带动群众致富。”该县林业局工程师罗向东告诉记者。

      据介绍,全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淅川紧抓政策利好,积极调整林业生产结构,一手抓生态林保障清水北送,一手抓经济林帮助群众脱贫。

      临近正午,记者来到与杨家村隔河相望的马蹬镇杏山。在山头忙碌了一上午的58岁农民“造林队长”石廷乐终于放下锹镐,向记者要了一根烟。

      “听说您每年要穿坏十来双鞋?”记者问。

      “只要能让咱渠首水更清,天更蓝,再多穿坏几双也没啥!”老石笑着答道。十几年来,老石跋山涉水,带着他的专业造林队开荒造林9万余亩,绿化了50余座山头。

      荒山尽染青翠,春风又绿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淅川县把造林绿化与水质保护、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组织多个单位、部门,对接122个贫困村大力发展林果种植;派出60多名技术人员吃住造林一线,全程技术指导;县财政还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造林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补贴、奖励。“十二五”以来,“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淅川,累计完成营造林143.9万亩,原来的石漠荒山如今已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达45.3%。

      与此同时,淅川县还专门建章立制,将造林绿化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以及奖惩的重要依据,着力打造“渠首生态经济示范区”。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当地深入人心,造林地、护水质也已蔚然成风。据介绍,2016年该县新造经济林3.5万亩,生态林7.2万亩,实现了造林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乘着“十三五”的东风,一个青翠欲滴的“环渠首生态圈”正在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