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法官闫胜义 扎根基层28年甘做“圪巴草”

06.05.2016  09:59

闫胜义

   中原网讯(记者 殷海涛) 河南省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如今,一个传承着“焦裕禄精神”的法官在中原大地被广为传颂,他就是兰考县人民法院东坝头人民法庭副庭长闫胜义。他说:“焦裕禄种起了参天的焦桐,他的崇高和伟大我一生也赶不上,但我愿做这地上的圪巴草,贴地生长,处处扎根,我愿扎根到农村。

  28年来,他有3次回城的机会,但每次都主动放弃了!

  1994年,法院成立研究室。在考虑副主任人选时,院党组首先想到的是他。他却说:“我更愿搞具体业务,面对面实打实地为群众办事。

  1998年,法院人事集中调整,院党组再次征求他的意见。结果他选择了更偏远的南彰法庭,到那里去做一名普通审判员。

  去年,闫胜义还可以到法院刚组建的新型合议庭。他第三次选择放弃。

  闫胜义是兰考县法院历史上第一批科班出身的法官,1987年8月,科班出身的闫胜义被分配到兰考法院工作。

  领导很重视,征求他的意见:愿意到哪些部门去?闫胜义说:“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去!”领导很惊奇,说:“乡镇法庭离群众最近,那里正缺人,但条件相对艰苦,你愿去吗?”“愿去!”闫胜义二话没说。

  就这样,他被分配到了爪营法庭,之后又分别在张君墓法庭和南彰法庭工作。这两个乡都很偏远,张君墓是两省三县结合部,南彰是两省四县结合部,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在这两个地方一干就是19年。

  直到2008年春天,闫胜义被调到到东坝头法庭任副庭长。东坝头是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除内涝的主战场,闫胜义触景生情,说的第一句话是:“离焦书记更近了!

  28年的乡村生活,让闫胜义积累了很多办案的经验。

  闫胜义第一次单独办案是到许河乡董园村调查调解离婚案,比如“借力办案”、“法理并重”、“心理暗示法”等等。

闫胜义在田间地头

  1996年,一个老太太告儿子不尽赡养义务,闫胜义进村调解。时近中午,被告的儿子突然冲进调解室对着奶奶咒骂:“你个老不死的,敢告俺爹!你熬着吧,看你熬到啥时候!”闫胜义生了气,马上让同事将这个儿子铐在门口的柳树上,训诫说:“你奶奶熬不好,咋会有你爹?没有你爹,咋会有你?”接着又教育被告:“你养这样的孩子就不怕他将来也不养活你?你咋做,孩子可跟你学着呢!你儿子当场辱骂对方当事人,按法律必须拘留!”周围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这孩子忒不懂事!”“哪见过这种孩子!”听说要拘留,被告夫妻央求村民调主任给法官讲情。闫胜义说:“那要看原告接不接受!”被告夫妻连忙蹲到老太太跟前认错、说好话,保证好好侍候老人。周围群众也劝老太太。老人最后流着泪,原谅了儿孙,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闫胜义趁机教育大家:“‘家有老人是一宝’,‘百善孝为先’。每个家庭都要尊老爱幼才能家庭和睦,和睦了才能‘家和万事兴’!”被告夫妻低下头和儿子一起羞愧地把老人搀扶回家。群众说:“闫法官今天这个案子断得好!

  闫胜义说,在农村光有好心、说好话也不中,有时候就是“三句好话不如一鞭子”,这鞭子就法律——他把这称为“法理并重”。

  闫胜义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民事审判的立案、开庭、宣判三个阶段。他发现,在立案阶段,当事人发生纠纷时间短,抓紧调解能有效避免矛盾升级;开庭前,许多当事人“爱面子”,不想“对薄公堂”,抓住这种心理,有利于促成和解;开庭以后,一些当事人认知举证证据对己不利,会降低诉讼期望值,这时调解也容易成功,三次调解不成的话,综合法律及时做出判决——他把这种方法叫做“三调一判”。

  闫胜义发现,农村人看重人情和面子。在调解赡养纠纷时,他会看似不经意地告诉被告:调解不成的话,要到村里开庭。俗话讲“家丑不外扬”。但凡要点面子的,都不希望在村里开庭,让村邻议论儿女不孝——他把这叫“心理暗示法”。

  对于朋友之间的纠纷,闫胜义认为多是一时的气话“”上了,结成疙瘩解不开。只要找准症结,给双方都搭个台阶,一般都会主动下台——他把这称为“搬梯子下楼”。

  对于财产纠纷,闫胜义说法官要给出一个支点。比如婚约财产纠纷中彩礼的退还问题,他发现60%是个支点,根据具体案情适当调低或者调高这个比例,一般双方都能接受-——他把这称为“滚动式调解”。

  对于家庭婚姻纠纷,闫胜义说法官要给出一个参照系。比如离婚案件,他让调解成功的当事人配合调解新的离婚案件,抓住人们的比较心理,一般都能产生较好效果。

  闫胜义很喜欢焦书记那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说,不管在哪里,只要用心,都能找到一些规律。解决老百姓之间的家长里短,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真正能从实质上解决纠纷的方法才是好方法。28年来,他办理了2700多起案件,发回改判率为零,错案率为零,上访率为零。他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用心打造着自己的每一起案件,甚至达到一种极致,在他的心中又一个底线:群众的事儿容不得半点瑕疵。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