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向和热点 或迎接可持续发展时期

23.03.2015  10:51

      在21日举办的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700多名中外嘉宾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主题,就全球经济趋势、中国未来改革等重大和话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在广受关注的世界经济领域,代表们在论坛的多项活动中热议了世界经济趋势、全球贸易体系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能源问题等热点话题。       全球经济趋势向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世界经济比一年前更健康,现在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美、日、英和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石油价格的下挫短期支持了经济,而技术行业极具活力,对宏观经济有部分颠覆作用。       他同时指出,许多经济体在投资结构方面还存在巨大的不平衡,需要在劳动力、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多方面均衡进行投资,但大部分的经济体只是在做其中部分投资。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保罗·罗默认为,不必对当前经济发展过于悲观。全球一体化、科技的发展、创新的共享等方面都在发生积极的结构变革。目前需要做的是在稳定政策的基础上应对结构性的挑战。       德银联席CEO于尔根·费琛在发言中说,新常态在全球也同样存在,只是各个国家定义不同,但大部分定义包括稳定、效率、和谐和发展等。       他认为未来的6个月全球24个主要央行仍会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虽然欧洲现在还没有回到可持续的增长轨道上,但由于前所未有规模的量宽已经开始实施,预计今年所有欧元区成员都会出现正增长。他认为,欧洲的问题是由于成员机制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实并不能在各个国家得到统一的执行。因此,他认为欧元区国家放弃一部分主权是未来实现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对全球经济增长,他认为今年会比去年更好。而对未来五年,则有信心认为全球经济会取得很好的进展,当然仍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则认为,欧盟相对世界经济而言更为缓慢的增长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复杂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劳动力市场改革,及促进竞争、推动智能、放松管制、加大对基础及应用科学技术的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对提振经济非常有效。       促进包容公正的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总裁梅林德表示,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世界更加复杂,21世纪经济体的互联性越来越强,各国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       他指出,在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活跃的今天,世贸组织仍然是最好的全球贸易治理组织之一。全球市场一体化需要不同国家的非同质化,要考虑到各国经济的不同点或者是多样性,要把不同的因素融入到世贸组织和全球贸易的庞大体系中,在议程当中要把每一个国家的个体性全都考虑进去。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也表示,WTO是数百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最具有包容性的。要让贸易更具包容性,贸易规则及其应用必须更加公平。       参加讨论的中外嘉宾都认为,区域性贸易协定和WTO并不冲突,反而能互相支持和帮助。区域贸易协议达成后,有助于在WTO更多成员间达成协议。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则表示,基础设施对贸易发展至关重要。但过去30多年,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全球高技术产品市场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宰,中国国企应加强应对。       应对新型治理体系挑战       92岁高龄的亨利·基辛格博士表示,现在国际秩序完全改变,一些地区的变革会影响其他地区。过去中国是世界最富有和最有组织的国家,不是崛起国家,常与中国打交道的人也不认为中国把自己视为崛起国家。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的挑战是,如何使这一改变内涵更为丰富。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间必然会爆发冲突,一些领域的挑战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应对,这是中美两国超越冲突、开启国际秩序新模式的动力所在。美国外交政策不受个人偏好影响,有完整的体系,无论谁赢得2016年大选,外交政策的基本元素不会变,中美应继续加强合作和对话。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人民币的国际化必定发生,并对全球经济有利,而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已经不合时宜。但理想的改革方法不是让人民币等其他货币成为储备货币,而是设立国际储备货币。       他还表示,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崛起应当成为正和游戏,而非零和游戏。而理想的世界不应该是两个超级大国统治的G2,而应该是G193,即听取所有人的声音,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能源市场格局发生巨变       近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急剧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范伯登认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动。美国产量的增加以及欧佩克国家不愿或者没有准备好去减产,使得全球供应充足,而能源需求放缓。现在供应过剩大概有1.5倍。而地缘政治因素也影响着这一市场格局。       他认为,全球能源署他们预测能源需求在2040年可能会减少1/3,这将促使能源公司考虑如何去提高能效,实现供求的平衡。当然,也需要政府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换,这不光是制定目标就能做到的。       他还表示,美国的页岩气经历了较大的冲击,但是这个行业的创新以及吸取教训的能力可能被低估了,低油价可能会加速其创新,在非常规的油气领域,美国还会有增长。       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认为,目前超低石油和煤炭价格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来讲能源的清洁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供需关系问题,污染问题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是:低碳化趋势,能源消费的重心向东方转移,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复杂化,美国能源独立进程影响深远,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中。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也表示,供需关系逐步回归理性是导致本轮油价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油价的剧烈变化与供需关系的变化幅度并不完全吻合,说明石油依然带有一般商品所不具备的多重属性,即政治和金融属性依然对价格产生影响,地缘政治、美元汇率、投机交易也导致了国际油价承受压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现代化大背景下,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将推动全球石油供需和价格的不断自我校正,在变化中形成新的平衡。       他还表示,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油气格局正在重塑。随着油气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石油需求增长的亚洲国家将成为产油国市场竞争的焦点,从而加速世界石油贸易的重心转移。       迎接可持续发展时期       萨克斯教授表示,世界经济将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就是如何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平等以及环境可持续性。       联合国今年将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替换“新千年发展目标”(MDG)。在9月份,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将通过这一新的目标。       他表示,在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中国将起到领导作用,将发挥非常积极的独特作用。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都需要新的增长模式,才能实现安全增长。       他表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为可持续发展融资方面将是一个完美的示范。他同时强调要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合作。       他还表示,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在设立全世界共同的发展目标后,各国应该以协同一致的方式来采取各自的行动。他批评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拖拉和不作为。他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中美两国如果能够走在前面,就有可能带动其他国家加入这一行列。       与会代表对中国提出建设的区域性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都十分欢迎,认为AIIB非常重要,完全合适,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萨克斯教授还表示,在非洲也需要有类似的基础设施投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