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郑州大学: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排头兵
13.11.2015 17:11
本文来源: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排头兵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刘超 张彦婷
与鹤壁市就金属镁、煤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合作项目进行深入洽谈,共建的金属镁研究院初具雏形;与驻马店、许昌等地市新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重点共建一个研究院、对口支持当地建设一所高校和一所医院……这是近一个月郑州大学服务河南省地方发展取得的成果,更是多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
“高校要发挥人才、科研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正如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院士所言,作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人才服务”“智力服务”三大支撑。
协同创新解决经济发展关键难题
全国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是河南生产的,如何保证河南小麦的高产和优质?以往育种专家常常使用已审定的优秀品种作为杂交的亲本,这导致近些年来培育出的品种亲缘关系越来越近,很难获得突破性进展。如果利用离子束诱变源辐射小麦,获得大量的突变群体用于育种工作,就可以筛选出更多优质的种质资源。
为了实现这个大胆的想法,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带领他的团队努力探索十余年。在2011年至2012年度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天禾3号增产5.2%,目前后续推广应用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发挥科研优势,主动开展多领域协同,在郑州大学已经形成共识。学校为此成立了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增设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院。截至目前,郑州大学已经与十余个地市2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涉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人才培养支撑中原崛起
连续几届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样的殊荣是郑州大学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工作思路后取得的。为此,学校制定下发《郑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见》《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鼓励学生创新,每年拨出200万元专款用于学生各类创新性实践。
学校还特别关注“尖子生”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的培养,对排名前5%左右的拔尖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和重点培养,配备一对一的导师。
据了解,郑州大学现有105个本科专业,89个专业与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支撑产业、现代工业等密切相关,为中原崛起提供了人才支撑。
当好“思想库智囊团”
河南省第一个A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高丹盈,也是郑州大学教授。他主持的这个项目包含300多万字、7卷册的成果,对建设“文化河南”战略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2年10月,郑州大学牵头成立了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瞄准河南省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重大需求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服务工作。2013年6月至9月,中心依托暑期社会管理综合调查,全面了解河南省社会管理现状。2013年至2014年寒假期间,中心针对人口城镇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社区发展三方面问题,完成了“百村调查”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中心建设了“河南省社会管理数据库”,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社会治理专业型智库。
除了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立了“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和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院”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开展立项和研究,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问题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及时的服务。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5-11-13 16:58:35
本文来源: 郑州大学
13.11.2015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