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供给侧引领新常态 ——“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综述之一

25.03.2016  09:24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省和全国一样,也面临着外部需求和传统动力双减弱的问题。为此,我省积极扩大增长点、转化拖累点、抓好关键点、稳控风险点、抢占制高点,努力稳增长保态势。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多次强调,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加快发展动力转换。

  如何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要义何在?怎样才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怎么办?去年以来,一个新词被高频引用,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去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列为今年重点做好的八项工作之一。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当前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由之路,也是我省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的当务之急。

   挖掘供给潜力稳保增长态势

  日前发布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5年,我省生产总值370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

  资料显示,2014年,我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9%;“十二五”期间,我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我省和全国一样,正步入增速换挡、结构转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

  经济增速换挡具有客观性。这几年,尽管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前移,但随着外部环境趋紧,以前被旺盛需求所掩盖的结构性矛盾“水落石出”,特别是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不断削弱甚至丧失。此外,我省经济规模较大,现在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五年前的1.6个百分点,我省经济正在经历由于体量增大而带来的增速放缓过程。

  “经济增速下降的背后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谷建全说,过去,我们更多注重的是需求管理,通过刺激需求来提升经济总量和现实增长率,如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推动GDP增长。但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潜在增长率,也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等。所以,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仅靠需求侧的政策是不足的,必须更加注重改善供给侧结构,提高经济的长期生产能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唯GDP,不是不要发展速度。实现“十三五”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省经济必须保持较高速度增长,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目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八成,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稳增长保态势是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必须在保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生产要素的供给潜力:一方面“做减法”,淘汰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做加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调整供给结构实现供需适配

  今年春节刚过,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估算达1168亿美元,其中910亿美元在国外发生,占比78%。也就是说,国人近八成的奢侈品是“海淘”而来。

  从奶粉到电饭煲,从剃须刀到马桶盖……这两年,类似的海外爆买新闻不断曝出,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深深思索。

  “除了价格因素,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产品品质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省质监局办公室主任刘道星说,当前,消费需求正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但我们的供给结构却没能与时俱进,供给侧产品落后、创新滞后,导致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此外,在教育、医疗、旅游、养老、金融等领域,服务业的供给不足也显而易见。中小学、幼儿园一个班常常七八十人,入学难、看病难、找保姆难等困扰着诸多家庭。

  供求关系的平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认为,我国包括我省在供求关系上出现的结构性扭曲,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需错配:中低端的产品和服务严重过剩,中高端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主要矛盾在供给侧。

  供需错配的背后是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落后。统计显示,我省煤炭、有色、建材、化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工业中占比高达45%左右,三次产业之比为11.4∶49.1∶39.5,产业结构“偏重、偏原”的基本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创新供给,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势在必行。

  好消息其实也在我们身边。自2011年第一部苹果手机在郑州下线至今,郑州富士康累计生产苹果手机超过4亿部,同时带动120多家手机企业入驻,使郑州航空港从“一颗苹果”变为“一片果园”。“在苹果手机出现之前,智能手机市场其实已经饱和。”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王作成说,正是依靠创新供给,苹果手机激活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潜在需求,引领了消费升级。

   创新体制机制转换发展动力

  虽然一般的矿石加工生意难做,但记者日前在南召县产业集聚区康亦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到,4条以当地丰富的石头粉为原料的环保壁纸生产线满负荷开工,一卷卷精美图案的壁纸正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是以石头为原材料生产环保壁纸的公司,一吨400元的钙粉,可生产出1500卷壁纸,最低能卖3万元,一条生产线月平均销售收入1200万元。”公司常务副总时天命说。

  石头“变形记”的背后,源于当地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源于对科技创新这个新动能的培育。“过去一味靠增加投资来改善总需求的路子已走不通了,唯有转变发展方式,用改革的办法校正要素配置,才能真正提升市场的竞争力。”河南大学经济系主任李保民分析道。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外需中,世界经济疲弱复苏,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明显减弱。内需中,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增速放缓,需求侧的发展空间受限。今后,经济动力的新常态迫切需要供给侧来引领,靠深化改革创新来驱动。

  在供给侧领域,我省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高素质人才短缺,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粗放,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充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还比较高,等等。“我省供给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亟待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李保民说。

  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我省正砥砺前行,不少人已经或者正在分享改革红利。例如,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全省各地纷纷出台购房补贴政策,商品房销售加快增长,去年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中农民购房达到37%。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打造新引擎方面,最近,我省加快推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并在郑州宇通新能源客车工厂等10家工厂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等,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稳步前行。

  “供给侧改革,表面上是通过放权、减税、创新等手段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实则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达到供给新制度、创造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推进新开放、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目的。”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兴方说。

  就我省而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拥有战略和政策叠加优势、综合竞争优势及经济发展潜力等众多机遇。采访中,大家普遍认为,要确保我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五大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着力点,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新动能,以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台阶。(记者 王俊本 郭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