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方可杰:用音乐表现河南人的性格

14.12.2019  09:42

作曲家方可杰:用音乐表现河南人的性格

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现场,方可杰(前排中)向观众致谢。焦晓军摄影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

提到方可杰,河南文艺圈的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的音乐创作,涵盖交响乐、戏曲、声乐、歌舞、古乐等不同门类,是名副其实的作曲家。

不过,相比作品的知名度,方可杰本人则低调得多,常说“我是作曲不是家”。也正因为低调,让前不久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被家乡媒体漏掉了。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11月26日晚在上海举行了其中一场,演奏了6位作曲家的6部作品,其中就有方可杰的《热巴舞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200余位作曲家奉献了数以千计的交响音乐作品。许多已随着时光消逝,但仍有诸多优秀作品,历经磨砺愈加璀璨,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

方可杰的《热巴舞曲》无疑是留下来的经典,这部交响乐作品自1999年诞生以来,曾被国内外数十家交响乐团演奏,2005年还入选了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

这位享誉全国的河南作曲家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他的经验对年轻文艺工作者又有哪些启迪?近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专访了方可杰。

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动力

1992年,全国交响乐评比,方可杰去北京报送总谱。听说他来自河南,传达室大爷一脸惊讶,接过去来了一句北京腔:“好嘞!河南也写交响乐啦!”

这个画面让方可杰记忆犹新,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河南,似乎与当代新文艺形式有些遥远。

这一年,方可杰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故土》在中央乐团录音。之所以定名“故土”,他说,“故土”指大故土,是中华儿女对华夏大地的情结,而不仅仅是个人一方水土的家乡情结。

可以说,从一开始,方可杰就没有将视野局限在河南,而是站在中原热土上放眼世界。

交响乐是外来的音乐形式,但方可杰想用这种国际性的音乐语言,表达中原人的精气神。“外国观众可能并没有来过河南,见过河南人的模样,但是能通过交响乐感受到河南人豪爽的性格。”

谁能想到,之后的20余年,河南的地方老调也能转换为交响音乐的表现形式,大而雅、厚而重地与世界名曲交相辉映。方可杰的《热巴舞曲》《大起板》便是其中的代表。

“热巴”原是对西藏民间歌舞艺人的称呼,后来将他们的歌舞称为热巴舞。方可杰从小迷恋西藏的民间歌舞和才旦卓玛的歌声,他怀着对雪域风情的向往创作了这部作品。写实与写意并举,着重渲染了民间歌舞表演中的情绪和气氛。

可让人意外的是,方可杰从未去过西藏。为何能让人感受到作品中流淌出的生动西藏风情?答案是中原人的文化积淀,让他有了相似的民间文化认知和情感。

方可杰说:“热巴舞就相当于河南的豫剧一样,都是留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河南大气淳朴的民风,无拘无束的音调和情绪,和热巴舞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原和西藏虽然相隔千山,但中华民族的豪放和热情,一脉相承。”

“文化积淀的深厚,不能当成包袱或者谈资,而应该当成动力。”在中原文化的滋养下,他相继创作了交响幻想曲《圣光龙门》、交响音诗《小浪底》、交响组曲《江山多娇》、定音鼓协奏曲《》等。方可杰探索用交响乐这种国际音乐语言讲述河南故事,奠定了不同于欧洲人的民族风格。

听老艺人演奏是内心的体验积累

方可杰创作的旋律,涂抹着中原人的文化底色。而这,其实早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就埋下了伏笔。

从小在剧团长大,接受戏曲音乐的熏陶。中学时,小提琴专业出身的音乐老师,引领他走上音乐之路。十五六岁时到郏县,他将小提琴绑在架子车上,跟随拉曲胡、吹笛子、吹笙的民间艺人组成文艺宣传队演出。郏县是“曲子窝”,老百姓茶余饭后喜欢唱曲剧,“那两三年时间,培养了我对曲子戏的情感,特别喜欢老百姓唱戏的惬意劲儿”。

17岁时,方可杰考入许昌市文工团,中间到省城进修小提琴,师从滕茂隆。看到他作品分析能力强,既敏感又理性,滕老师建议他改学作曲。接着,方可杰自学“啃”了一本又一本作曲教材。26岁时,河南省曲剧团以小提琴演奏员名义将方可杰调入郑州,上手为团里演出剧目搞唱腔配器,写情景音乐。担心“坐吃山空”的他,1986年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大专班充电,前后跟苏夏教授学了5年。

从许昌到郑州,再到北京,方可杰在向上接受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同时,脚步也越来越深入地扎进中原大地的民间音乐。

河南省曲剧团每次下乡演出,他都会抽出时间穿乡过村寻访老艺人,在茶馆、社火里感受民间音乐,记录他们演奏的谱子。就这样,方可杰20多岁就跑遍了南阳,采访了众多大调曲子老艺人。

“南阳民间艺人都是即兴演奏,你方演罢我登场,无拘无束地演奏,就是用音乐表现他们的生活和心情,对我影响非常大。”方可杰说,听老艺人演奏,和从教科书中找技法,从书本上找音乐来改编,完全是不同的感受,是发自内心和亲身体验积累的,融入血脉了。

方可杰的管弦乐作品《大起板》,原是河南曲剧民间演出前的闹台曲,他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南民间音乐的演奏手法并加以展开,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色彩和韵味,用音乐表现出河南人奔放、无拘无束的性格。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作曲家唐建平说,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的东西渗透在血液里,《大起板》体现的是建立在河南文化基础之上的东西,能感受到创作者在追求完美。

传承古乐文化要体现当代活力

近些年,方可杰扛起了“传帮带”的责任,当河南省曲剧团音乐创作人才面临断档时,他主动寻找苗子分文不收在家中授课。在给学生讲课时,方可杰依然会模仿民间艺人那样,自己唱曲牌让学生记谱,来感受这种朴素的民间情感力量,他一再强调“不当技术的奴隶”。

在方可杰看来,民间音乐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到今天,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中,在中原文化的在滋润下,所演奏的风格,就像河南人的语言一样,是当今很多新的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

他常提醒年轻的艺术工作者:“现在越来越多人习惯在网上搜索资料,在剧场感受艺术,在光碟里感受影像,失去了到民间体验的第一感受,尤其是没有深入文化土壤去感受积累,创作很容易变得苍白。”

当然,方可杰的目光并不局限于音乐领域,在担任河南艺术研究院院长时,他发现河南作为民族艺术积淀深厚的大省,相关的河南戏曲、古代音乐、杂技、舞蹈等历史和理论研究却较为缺失,进而推动了相关空白的逐步填补。

河南的音乐文物资源丰富,方可杰还不断挖掘河南古乐文化,长期担任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音乐总监。

“传承深厚的传统文化,要以创作为引领,为原动力。”他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流,需要在传统积淀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当代传承古乐文化,要体现当代的活力。

那些地下埋藏千年的古乐器,旋律早已消失在了历史长河,方可杰大胆探索,让金石之乐与豫剧板胡、西方乐器大提琴尝试对话,展现中原文化的厚重与河南人开放的胸怀。近年来,他创作的古乐情景音乐剧《淇水恋歌》《郑风》,融入合唱、歌剧艺术,让古乐焕发出新的活力。

12月6日,河南理工大学承担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作曲家方可杰创作思想与作品研究”在郑州举行了座谈会。会上,著名文艺评论家黄海碧的这段总结颇为贴切:

方可杰以音乐家的灵性,寻着中原地域浓郁的色彩和韵味,沿着老腔老调多年的路径,把由时间酝酿正向着历史深处隐没的宝藏拉回来,从它的经验中进入忘情的回忆或开启朝气蓬勃的新生。

【责任编辑:张怡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