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遗产变“废”为宝 百年老字号军工企业里的文物迷
近日,太原市民刘贵红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授予“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杰出人物”,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看着险遭“遗弃”的工业遗产成为文物,刘贵红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40多岁的刘贵红是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政治工作部部长。如今,他是这家百年老字号军工企业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这个厂子是山西工业的发展源头,虽历经改朝换代,战乱变革,但从事军工制造的性质没变。”刘贵红自豪地说,公司是唯一为国家提供国家庆典和迎接外宾用礼炮的企业,生产的十几种火炮为自开国大典以来的13次阅兵仪式作出了贡献。
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确不简单。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10多年延续,是中国目前唯一保持在创建原址继续从事军工制造的企业。
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多年来,刘贵红利用民国时期的办公室创设了“太原兵工厂旧址”展览馆。如今,他正牵头创建军工工业博物馆,并已经布设了50多台设备。
为了布展,刘贵红亲自收集文物、撰写说明,曾一个星期不回家。2012年,厂区一处旧址基础施工,他闻讯后连夜守候在工地上,终于发现大批民国时期的车刀、刨刀、镗刀、扳手等工具和清代建筑的柱础石。
为了更好保护工业遗产,他给展馆内老物件,甚至正用于生产的重要设备贴上了“文物”标签。穿梭在各个文物间,刘贵红随口就能讲出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台设备是四川军阀刘湘从法国进口后赠送给阎锡山的,而阎锡山则把军火卖给他。虽然已近百岁高龄,但现在还能用。”刘贵红说。
刘贵红介绍,他们收藏的五六十台机器设备中既有自己制造的,也有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进口的。至于摆放在展览馆各个角落的德国产手摇式数字计算器、日本产保险柜、中国老式书柜等则是刘贵红“搜罗”全厂后的战利品。
“看这个老式电扇,一直由工人用着,去年我发现后,用自己的电扇跟人家换了换保护了起来。而这个老式文件盒更是从垃圾堆中捡回来的。”刘贵红说,他不仅在厂内查找,还自掏腰包到古玩市场去购买流失的厂子内部的老物件。
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局长宋建伟告诉记者,目前文物部门已将北方机械公司军工文化区列入工业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实地认定20多项218台(件)为重点保护的可移动文物,成为有限的军工工业遗产。
“保护工业文化遗产是为了传承中国军工文化,目前展览馆已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次,成为山西开展国防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刘贵红说。
据悉,在本届 “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杰出人物”评选中,除刘贵红外,还有罗宗正、王文良、圣权等10人荣获杰出人物称号,北京门头沟大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等五家单位荣获杰出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