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综述

04.11.2014  11:01

    中原大地嘉宾云集,九省合作共谋发展。11月2日,以“开放、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2014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这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南等九省(区)共同主办的规模空前的盛会,谱写出了中西部产业合作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区域性产业转移对接新平台铸成

  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开放的河南又一次赢得“满堂彩”,全省共签约项目643个,总投资额3548亿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照平表示,“我省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地”。本次活动签下总投资200亿元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这一“最大单”的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坦言,“得中原者得天下”,“十分看好与河南的合作”。

  作为共同主办方的中西部八省(区)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谋发展:陕西渭南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推介,4个项目签下235亿元;豫皖两省“联姻”投入84.6亿元共同打造29个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举办多场专项对接会;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积极融入活动……

  从活动筹备到主办再到组织专项活动,本次活动一开始就深深烙上了中西部九省(区)“产业合作协调发展”的标签。“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已经成为中西部区域性产业转移合作对接新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这样评价。

   先进制造业大省河南在路上

  “到2025年,中国将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制造强国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的科学预测振聋发聩,给与会代表嘉宾打了一针“强心剂”。

  作为本次系列对接活动最大的亮点,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同期举行的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终端博览会赚足眼球,未来正朝我们快步走来,“智能制造”在“制造强国”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更是扮演着“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角色。

  “智能制造”源于“智慧力量”。作为2014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延续的“重头戏”,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内7所重点高校的院士专家云集我省,“问诊”中原产业交替,“把脉”河南经济发展。带着“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课题,院士专家组不辞辛劳对我省部分省辖市进行了密集调研。

  这次“院士中原行”行出新气象,座谈会一度变成“挑刺会”,不留情面尖锐指出不足和问题。正是源于这种对河南特别的关爱,这群“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智者不吝倾囊而授,为我省建设“制造大省”贡献众多“金点子”。

  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路径愈来愈清晰。

   给河南插上腾飞的“翅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无疑为河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本次活动期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收获颇丰。实验区与酷派集团合作,斥资18亿元建设智能手机产业园;航空产业专题对接会上,实验区等又与中汇华翼(北京)通用航空投资管理中心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我对郑州航空港的未来经济中心地位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充满希望。”自去年3月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批,被称为“中国临空经济第一人”的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对此最有发言权。

  由于代工巨头富士康进驻,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迅猛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一个全球智能终端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呼之欲出。“本次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恰逢其时,实验区承载了河南腾飞的希望。”与会的林德集团总裁庞玉良、中兴通讯消费终端战略部部长吕钱浩等纷纷表达了这样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