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艺60年:以优秀剧作点亮童心

02.06.2016  05:27

今年6月1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迎来60岁生日,其“镇院之宝”、新版《马兰花》上演,将陪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60年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了160余部作品,其中《马兰花》复排6个版本,影响了几代人。《岳云》《宝船》《东海人鱼》等保留剧目亦是常演常新。《西游记》《皮皮长袜子》《绝对小孩》《特殊作业》等新创作品,更是为孩子们带来了无数欢乐。

经典出新 魅力永存

60年前,一部儿童剧《马兰花》的上演,宣告了中国儿艺的成立。

“《马兰花》曾经有过5个版本,对中国儿艺有着特殊意义。”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介绍了历次版本:建院演出版本曾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并建议不要让大兰死掉,要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1959年国庆10周年复排了第二版,陈颙导演借鉴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法,给小动物们都勾了脸谱,将民族风格与童话剧情融会贯通。1978年中国儿艺恢复之际复排了第三版,在舞台呈现上有小的改动。但1990年和2001年分别推出的第四版和第五版,改动比较大。1990年版本陈颙将其改成音乐剧,主人公马郎和小兰也分别由才子佳人变成了丛林之子和村姑,使全剧更富有自然气息,并将剧中的老猫由一只变为四只,分别展现其不同性格,以启发孩子们的认知。2001年,陈颙又将《马兰花》做了新的改动,大量运用形体语言来强化人物的心理空间,尤其是让老猫“一变四,四变一”的新颖处理,更符合孩子们的好奇心理,重新制作的漂亮的大布景,更加贴近今天孩子们的审美。此次第六版,钟浩导演又做了新的调整,整个舞台打破了原有的写实空间,用一棵树的意象为主体,用多媒体与布景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舞台空间。

不断创新让《马兰花》魅力永存,成了老中青观众的共同记忆。曾在《马兰花》中扮演老猫的中国儿艺副院长闪增宏说:“希望更多少年儿童有机会走进儿艺,接受艺术熏陶和精神享受。

新作迭出 点亮童心

近年来,中国儿艺新作迭出,中外经典童话故事纷纷搬上舞台,现实题材剧作亦不断涌现,并首次对剧目按年龄分级,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要。

据同名神话小说改编的《西游记》(上、中、下),以独创的“神话舞台连续剧”形式,将三部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的儿童剧分年次搬上儿童戏剧舞台,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戏剧创作先河。该剧表现形式集音乐、舞蹈、功夫、台词为一体,可谓“唱念做打”俱全,加上现代声光电手段的运用,营造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多媒体儿童剧《小布头奇遇记》,则让小布头在经历一场惊险、有趣、感人的奇遇之后,获得了友情,还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同样,《三个和尚》中的哲理及《小兔快跑》中的友情,据郑渊洁童话改编的《罐头小人》和据朱德庸漫画改编的《绝对小孩》,都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感悟生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口袋里的中国故事》和《成语魔方》的主旨。前者以一个家庭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路不拾遗”“孔融让梨”“邻女分光”五个中国故事解决家庭矛盾,重温中华传统美德。后者将《班门弄斧》《揠苗助长》《哭竹生笋》《滥竽充数》《刻舟求剑》《另辟蹊径》和《掩耳盗铃》等流传千古的成语改编成妙趣横生的故事,用充满童趣的舞台表现演绎出来。

降低票价 走进校园

60年来,中国儿艺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直秉承高品质、低票价、公益性的原则,近年来保持50元至180元的普惠价,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剧场,并推出多种亲子套票的优惠。

中国儿艺还把“戏剧进校园”的公益演出作为高雅艺术的滋养和滴灌工程,把戏剧舞台搬进校园,通过让孩子们观看儿童剧演出,与艺术家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去年《特殊作业》《木又寸》等优秀儿童剧走进北京市第177中学、广渠门中学、史家小学等东城区28所中小学校。不仅观剧,孩子们还走上舞台演剧。2014年,中国儿艺在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织染局小学、灯市口小学北池子校区、东高房校区等4所学校,打造戏剧教育实践基地。前不久,中国儿艺与分司厅小学联合排演的少儿版原创儿童剧《我想对你说》在中国儿童剧场首演,这也是中国儿艺院庆60周年展演季中唯一一部由孩子们表演的原创儿童剧,可谓让小学生走上大舞台。